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开发”的理念,科学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粮食核心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这一中心目标,做实农发工作,给力打造民心工程,推进“三农”进入新时代。
一、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是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各项措施都涉及到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工程规划时,按照“治水与改土,防洪与降渍,园田绿化与机耕道建设、增产与增收”等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邀请熟悉区域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的村民代表一同进行现场勘察,制订出2至3套设计方案,交给村民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最后由村民代表民主表决筛选出其中一套最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让农民群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成功地破解了工程占地、农民调田难题,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为打造优质工程、满意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型开发。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在上级投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开发一片、成功一片、致富一片”的思路,整合农综、水利、国土、民政、环保等部门涉农资金4125万元。在打造城步县粮食生产核心区,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相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是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项目建设是支撑。2008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巩固和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个,其中种养、加工、销售专业组织一个,该组织集中租赁连片稻田1.2万亩,形成农户+基地+市场的生产、销售模式,全面提高复种指数100%,成倍地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真正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西岩金沙既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布局的主体村,又是被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农发办为牵头单位协同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标准搞好该村各项建设,两年来受到市、县政府的高度评价,2010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示范村。三是与建设扶贫相结合,城步农综办近几年先后对边远、高山地区的高卯塘村、六甲村进行开发扶贫,整合扶贫资金58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引进种养开发项目,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人平增收1500元,是全县脱贫致富的先进行列村,农发办连续四年被评为扶贫先进单位。四是与关注民生相结合,西岩金沙村地处在我县粮食核心区,河水环村而过,外洪内涝,一到春天,山洪暴发洪水成灾时,就浸袭到每家农户,洪水进户严重时达1米多深,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地灾害。2010年春城步农综办在该村规划设计时,针对这一情况,对排水渠进行统筹规划,工程竣工后彻底改变了洪水进户现状,解决了祖祖辈辈难以解决的难题。该村群众自发地喊出“农业综合开发万岁”。
三、严要求管理。城步农综办为全力搞好工程质量,打造出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巩固和加强农综基础地位。1、每年制订出科学的工程管理办法和明确的奖惩标准;2、建立健全的监管网络,将工程材料要求、质量标准公开透明,每个标段工程从受益的村组选出1名质量监管员参与质量监督;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将本办人员分工包干到标段,吃住在项目区,会同监理村民代表全天候工作在工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5、加大工程管理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含量;6、工程竣工后,及时移交当地受益村组并跟踪管理,从而提高农综水平,加大农综力度。
四、建高标准农田。城步县农综办立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建成“永久粮仓”。一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对每年高标准粮田示范工作实行竞争立项;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受益、群众满意为标准,对农业综合开发从选项、立项实施管理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行绩效考评;三是建立专家评审机制,确保项目规划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四是建立工程管护机制,实现项目“永久性”效益。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特点,努力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区每座建筑物都力求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每个标准都按照建设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并采取“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法,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开发中“出工难、占地难、赔偿难”的问题。
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土肥沃,结构优,村整洁,户安居,已经成为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真实写照。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稻田每年稻谷年亩平增收110公斤,油菜亩平增收80公斤,小麦亩产达480公斤,种植反季蔬菜亩年创纯收入(西红柿)2万余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增3000元。同时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农民3500人。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目的,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条件。
作者:刘克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