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苏小莲,上个世纪八十代在县一中毕业的学生应该有不少记得这个名字;苏小莲大学毕业后,在县四中、县一中工作,那时候的同事应该也记得她。苏小莲与我是初中三年的同窗,那时她能从兰蓉那个山村考取县一中,是很不容易的。记得读初中时,她对于学习十分地上进,学习很努力,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语文方面更加不错,她的作文常作为大家的范文来朗读。当时林亲琪老师读的她的第一篇范文,是关于写家乡孩子们秋天在一起荡秋千的故事,林老师还特别对她在作文中仔细描写孩子们荡秋千的动作、神态描写讲述得十分详细,对于当时我们这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好文章当然就是学习的好榜样了。从那时起,同学们对这位来自偏远山区的女同学都是刮目相看。
那时候的学生在校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一到冬天,教室就特别冷,正对着神龙山庄那边,北风吹来是彻骨的寒冷;学生住宿的条件也不完善,很多时候早上都是洗冷水。每逢冬天,苏小莲的双手都冻得爆开了缝,生了冻疮的手有时候拿笔都困难。可能她家境条件不太好,没有什么多余的钱来治疗。因为我们是同桌,所以我注意到她面对困难时的情境。但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状态下,苏小莲的意志力还是很坚强,她爱好唱歌,常在报上抄到一首新歌,就要自己先学着哼哼,哼熟了之后再教会班上喜欢唱歌的女同学一起在课后休息时哼唱。那个时候的男女生很少交往,也不知道如何交往,有时就这样傻傻地盯着她们唱,觉得还蛮好听的。
初中毕业后,我们不在一个班了,接触的日子就少了。高中毕业后,彼此都上了不同的大学,之后又在不同的学校教书,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只是偶尔听到有熟人说:“苏小莲在县四中教书,还是很喜欢文学,在学校还创办了文学社,带着一班爱好文学的师生一起遨游在文学的世界里。”接着她被调去县一中,继续发挥她的特长——教书育人。有一年,我到县一中听课,见到了苏小莲,她还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低调谦逊,还一个劲地夸我说:“文安,我看到你写的新闻常发表在报纸上,你很勤奋啊!”我平时也只是写写划划一些小的题材,自己并不觉得骄傲,但被她这么一说,心里确实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苏小莲在县一中语言组工作期间,是一个骨干老师,为城步高考成绩的提升尽了很大努力。也许因为城步地处偏远,在教师的工作待遇方面无法一下子提升很快,有不少好教师“孔雀东南飞”。就这样,苏小莲也远赴广东广州市一所外国语中学任教去了,听说她在那里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学校很受师生们的喜欢与尊重。暑假的一天,我在家看电视,突然看到一个节目讲的是苏小莲在城步山区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并带着一群大学生一起来城步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的事,山区孩子们对苏老师与她带领的支教团队十分喜欢。我在五年前随着做公益的义工们、还有县妇联领导一起走访丹口镇支教老师时,才发现这就是苏小莲带领的“山区雏鹰成长支教计划团队”的年轻老师们,这些年轻人都来自浙江嘉兴学院。嘉兴市是南湖上中共创办时红船起航的地方,我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与孩子们互动时那份童真童趣,内心也被深深的震撼。因为这些老师的到来,山里孩子们知道了外面精彩世界长什么样、知道如何用相机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镜头、也了解了如何画好一幅山水画、如何用毛笔去写好方块字。尤其不容易的是,这些年轻人还教会孩子们如果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告诉孩子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努力读书,读书才能让你走出大山!”
“一个人不管你走多远,都要记住你来时的路,不管你今天多么发达富贵,也不要忘记过去的生活,切忌不要忘本。”人们常常说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初心方得始终。我觉得我初中的老同学苏小莲是没有忘记她过去生活的情境,她在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家乡孩子们的学习境况,努力去改变山区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的心态,让孩子们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将来的命运,学勤奋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像她自己小时候一样。
如果你也认识苏小莲,应该能被她的故事所打动,现在你了解了她,也一定会被她努力去改变山区孩子的学习条件而动容。也许有些人会说:“这又怎样,这样做就能完全改变孩子的将来吗?”也许不会,但是我要说,世间所有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从小事做起的气慨与勇气,就没有高楼的兴建,而当初打基础时的困难是最大的,苏小莲,你是我们同龄人学习的榜样,因为你在利用你的聪明才智在为社会服务、为家乡服务,不管未来如何,我总是相信那句话的力量:“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你与你的支教团队一定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将城步苗乡山区孩子这些雏鹰高高地举起。孩子们不管以后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会在心里永远记着,在他们人生刚起程的关键时期,有一位在广州工作的苏老师带领着一群年轻大学生在做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作者:唐文安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