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油茶的变迁

作者:杨明龙 编辑:redcloud 2019-09-20 14:03:58
—分享—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母为了在城里上班方便,把我寄养在乡下奶奶家,我在苗山深处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在奶奶家生活的那几年时间里,我脑子中留下印象最深的食物是喝“中药油茶”。

  由于奶奶家地处山高水冷的大苗山,山里的水稻产量极低,如果风调雨顺,山里的野兽不来“光顾”,亩产也只有200公斤左右,交足农业税和爱国粮,生产队(村民小组)人均口粮约150公斤。为了节省粮食,奶奶家每天只安排吃两餐米饭,而且只能吃个半饱,必须辅以红薯、芋头、苞谷等杂粮,中餐主要是喝油茶。由于那时候是食油奇缺,奶奶每次打油茶时只放几滴油,或用一丁点肥肉在烧红的铁锅里划三道圈就算是放了油。奶奶在划油圈时,锅中的火苗也随之燃起三个火圈,火苗熄后,锅里的“油”荡然无存。缺油的油茶汤又黑又浓,油茶汤中仅浮着几粒玉米籽、几片红薯干,油茶汤喝进口中又苦又涩,与喝中药无异。每到喝油茶时,我就当“逃兵”,跑到隔壁萧家奶奶家看他们家喝油茶。萧家奶奶给我端来油茶,我喝进口中,觉得与自家奶奶打的油茶没有区别;我试喝了几家邻居的油茶,口感都差不多。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乡下的祖辈们总是喜欢喝又苦又涩的油茶呢?每次我当“逃兵”时,奶奶毫不客气地把我“抓”回去“强迫”我喝油茶,这时我就装肚子痛,吵着要吃米饭。有时我把碗中的玉米籽和红薯片吃完后,把茶汤偷偷地倒进狗碗里,唤小黑狗来喝茶汤。小黑狗嗅了嗅茶汤也摇着尾巴走开了。“小黑狗也有想法啦?”我在心中想道。奶奶见我把油茶汤倒了,叹气说道:“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解放前我们连这种油茶也喝不上呢。”到了该读书的年龄,爸爸接我进城上学,我好比出了“苦海”见青天,并发誓再也不喝奶奶家这种又苦又涩的“中药油茶”了。

  十年寒窗苦读,九十年代初我被长沙一所大学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我回到乡下老家,一来向奶奶报喜,二来向奶奶告别。奶奶听说我要去省城上大学,格外高兴,眼睛笑成一条缝,夸我有出息,并急忙进厨房打油茶招待我。我听说是打油茶,背皮起疙瘩,头皮也发麻,紧张地拉住奶奶的手,劝她千万不要客气,随便吃点什么都行,千万不要……奶奶见我这个狼狈模样,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个大傻宝,你还记住十多年前的老皇历?如今我们是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啦!你放心,奶奶打的油茶包你满意!”

  一会儿,油茶端上来了。仔细一看,油茶碗中有我最喜欢吃的黄豆、花生米、糍粑、阴米,“内容”很丰富,茶汤不是过去那种既苦又涩的“中药”味,而是集香、甜、咸、辣于一体的鲜汤。奶奶告诉我,自从党的改革开放春风吹到苗乡,苗家人户户勤奋,种阳春个个肯卖力,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十年九旱的山村早已成为历史;现在改种杂交稻,粮食早已过关。家家户户都建有高标准的小茶园,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都选用良种,产量较十年前翻了两番,留足食用部分后,大部分进入市场。农户们的食油早已不成问题,每户年产菜油、茶油、猪油共上百斤,再也不划“油圈”了。那些玉米、红薯、马铃薯多半数用来作饲料,奶奶家的种植、养殖收入每年上万元,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奶奶还说,你要是不相信,可到各家各户去看看,不管你走进哪家,保证有香喷喷的油茶招待你。

  听了奶奶的介绍,喝着奶奶亲手打的油茶,使我感到格外欣慰。我违背了当年立下的再也不喝“中药油茶”的誓言,并打破了当地每次只喝四杯油茶的“茶规”,一连喝了六大碗才罢休。从奶奶家的油茶的变迁中,我看到了苗乡改革开放的希望,看到了一种鼓舞人心的美好前景。油茶习俗传承千年不变,油茶碗中的“内容”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苗乡油茶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众生活变化中的一个缩影,老家的祖父辈们永远告别了苦涩的过去,正在摘掉穷帽向小康社会快步迈进。

  大学毕业那年,奶奶却因病去了天国,我再也喝不到奶奶打的油茶了。当我再端起油茶碗时,就想起了饱经风霜、慈祥和蔼的奶奶。所以,我在每次喝第一碗油茶时,就依照苗乡的传统古俗悄悄地将油茶汤往地上洒一点点,表示先行向奶奶“敬献”油茶,以告慰奶奶在天之灵。这是苗家人怀念逝者、祭奠先祖的一种特殊方式,许多人不明其意。奶奶劳累了一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撒手人寰,没有享到孙辈的半点福,令我心中十分愧疚与不安,只好用这种特殊方式怀念奶奶了。

  奶奶,您在天国还好吗?天国有油茶喝吗?如今,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阳间的油茶口感越来越好啦,前几年,苗乡油茶还被批准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又被列入旅游开发项目,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双重保护。我按苗乡传统习俗在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到奶奶坟前敬奉油茶,每年农历“七月半”接“老客”时,我也燃香点烛接奶奶回家“喝”油茶……

  (杨盛科修改推荐)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作者:杨明龙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