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苗族用具文化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19-10-18 15:04:52
—分享—

  在古代,苗族先民住在深山老林,靠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维持生计,其用具既古老又传统,既原始又实用。至清代末期,苗族民间的各种用具多以木制或竹制为主,直到清朝末年引进铁器后才基本改变用具的原始状态。旧时,苗族民间的“用具文化”大体可分为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加工用具、渔猎用具、宗教用具、百匠器械、娱乐乐器、武术器械等八大类。至今,许多木制或竹制用具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使用,但有些用具即将失传。

  生产用具:苗族是最先种植稻谷的民族之一,大体说来,稻作农具主要有犁、木齿耙、铁齿耙、挖锄、栽锄、瓦锄(瓦匠制瓦专用)、钉耙、谷箩、皮箩(有盖)、米箩、风车、水车(抗旱用)、镰刀、柴刀、古铁锹(俗称饭勺锹)、牛绳、牛轭、扁担、鱼罩、背篓、尿勺、小尿桶(女人用的有盖便桶)、粪桶(淤桶)、戽桶(稻谷脱粒用,又称扮桶)、灰筛、晒垫、蓑衣、斗笠、柴刀盒(系在腰部用于放柴刀用)、斧头(开山斧、柴斧、木工斧)、三不空(一端为柄、一端为斧与锄结合的可挖可劈的挖药材与竹笋的工具)、大小锯子、柴刀、砍刀(配有长木柄,砍茅草杂柴,用于刀耕火种)、篾刀(破竹篾用的刀具)、麻刀(用于麻杆去粗皮用)、潲盆(喂猪食用)、骟鸡全套用具(包括竹弓、马尾套、小铁瓢、小刀等)、钉牛(在山林中拖木头下山用)、背叉(从山上背柴回家用)等。

  生活用具:主要有铁锅、饭鼎、饭甑、菜刀、砧板、尖刀、漆刀(割生漆用)、木盆、洗脚盆、米升(或米筒,量具)、谷斗(量具)、碓臼、洗碗盆、菜篮、饭桌、长凳、矮凳、扫帚、火桶、火箱、火柜、大衣柜、平柜、笼箱、火盆、水桶、水瓢、梳妆盒、撩钩(挑水用的有铁钩的扁担)、水缸(有木质、铁质、石质三种)、杯子、酸菜坛、酒坛、酒筒与水筒(竹筒削制)、油盐罐、饭碗、筷子筒(用于放置筷子)、蒸笼(蒸菜用)、蒸酒用的全套用具(天锅、酒甑、铁锅、酒桶、竹枧等)、菜碗、油茶杯、擂钵(打油茶擂茶叶用的盛具)、擂棒(擂茶叶用)、茶叶滤篓(茶汁过滤)、木槌(槌蕨粑根用)、瓜杓(圆形或长圆形的木瓢)、滤桶(榨蕨粑过滤用)、四方形红漆木质茶盘(端油茶用)、木饭瓢、竹汤瓢、菜瓢、撑架(火堂中的三脚铁架)、铁夹(夹火籽用)、火瓢、烤箱、裙罩(烘裙用)、摇篮、背篓(采猪菜用)、油纸伞、竹筛、竹米筒、竹篓、竹柜、筲箕、鸡舍、鸭笼、竹筐、竹盘、木床、篾箱、竹梯、竹椅、粪瓢、竹笼(用于去集市买卖猪崽、鸡鸭等家禽家畜用)、抬盒(民间用于红白喜事装礼品用)、杆秤(16两制老秤)、水枪(灭火用)、漆桶(装麻线用)、竖桶(站小孩用的圆木桶)、铁钻子与铁夹子(女人打鞋底用)、旱烟锅(用竹鞭与烟嘴、烟锅连接而成)、水烟锅(铜质)、陶瓷烟锅、桐油灯、煤油灯、汽灯、马灯、酒壶、沙罐(煎药用具)、煨鼎(暖茶水用的小铜鼎)、茶叶篓、围裙、木梳、黄桶、大小浆盆、各种苗服、包头(缠在头部的长纱巾)、银冠、银角、银饰佩件等。

  加工用具:水碓(利用水力加工稻谷的用具)、木碓(用人力加工谷物的工具)、砻子(稻谷脱壳用的工具)、糍粑臼(打糍粑用的木质或石质用具)、糍粑棒(打糍粑用的1.5米长形杂木棒,两端粗而中间细,另一种呈丁字型的木棒)、草鞋耙(打草鞋用的工具)、大小石磨(用人工磨粉、磨豆浆用的石制用具)、水磨(用水力磨粉的用具)、木制原始古油榨(包括炒锅、蒸笼、石碾等加工油料用具)、水碾(用水力碾谷物用)、去糠皮用的簸箕、糠筛、米筛、四眼筛等。

  渔猎用具:鱼篓、鱼网(拦网、间网、罩网)、鱼筐、钓鱼杆、钓鱼钩、铁扎子(夜晩田间扎泥鳅用的铁制扎子)、诱泥鳅用的篓子(纺锤形的竹篓,内置有香料诱饵,诱使泥鳅与黄鳝进去后出不来的漁具)、火铳(码子、铁沙、火药)、弓箭、铁夹子(夹野兽用的猎具)、虎叉(打虎用)、套索(套野兽用)、长矛、猎刀(剥兽皮用)、梭标、捕鼠夹、压鼠板、捕鸟器(用竹片与细麻线组成活套)、梅筒与哨筒(猎人发信号用的小竹筒)、弩炮(用于伏击野兽的自动触发火枪,约两尺多长)、老式蜂箱(养蜜蜂用)等。

  用具文化还包括宗教用具(神龛、香炉、蜡架、打制冥钱用的钱锉、铜锣、鼓、钹、牛角号、长号等)、工匠用具(乡村石匠、桶匠、棉被匠、砖瓦匠、蓑衣匠、漆匠等“百匠”用具)、娱乐用具(芦笙、二胡、笛子、竹箫、竹哨)、练武器械(木耙、齐眉棍、刀、斧、剑、上马石)等多种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各种先进的用具及塑料制品涌进苗民的日常生活中,取代了苗民世代传承的传统用具。至少有一半的传统用具已停止使用,放置室内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有些只好被束之高阁放在楼上,多数传统民间用具己退出了历史舞台,失去了使用价值;社会发展越快,这些传统用具消失也越快。有许多农家只好将那些无法使用的砻子、木质糍粑臼等“老掉牙”的旧东西劈烂烧掉, 让这些传承上百年的古老用具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上述上百种民间用具,目的是想唤起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同情心,并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我们应向全社会和有关部门呼吁:许多传统民具再不抢救就会有失传的危险!旅游、文化部门应该牵头,发动民间投资,釆取官民合作的方式创建一处“民具(俗)博物馆”,向民间征集各类传统用具应该不是难事,肯定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文化局退休干部杨光清在自家(新铺里)木楼上陈列了上百件民俗用具,吸引了许多民俗专家的眼球,受到外地专家们的赞许。如果由政府投资并提供场地,各乡镇与行政村负责征集民间用具,大约只化一年多时间就可将上述几大类用具征集齐全,然后分门别类摆设整齐,配以文字说明(包括用具名称、收藏者姓名、用途、使用年代、征集时间与地点等),配备讲解员和服务员,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定能吸引不少游客。2015年10月,县委党史联络组赴贵州考察革命遗址期间,顺便参观了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设置的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约200平方米,陈列有数百种苗俗用具,分门别类展出,小件用具装在玻璃柜中。每天游人如织,吸引有上万人前来参观,参观完展厅约1个多小时。我县若筹建“民具(俗)博物馆”,建成“开业”后,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用具肯定能吸引大批游客,游客们看完博物馆的全部展品至少2个小时,贵州西江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游客在景区(展览馆或博物馆) 滞留的时间越长,其旅游消费就越多,旅游景区(博物馆)这座不冒烟的工厂的旅游收入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