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芦笙文化三功能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19-10-29 15:09:31
—分享—

  芦笙是苗侗等民族群众最喜爱、最普及的传统乐器,被民俗专家视为苗侗传统文化的象征,芦笙与芦笙舞的多种功能并称为“芦笙文化”。关于芦笙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说文大字典》载:“女娲,古圣女,始创笙簧。”《诗经》载:“我有佳宾,鼓瑟吹笙。”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楚笙”,登上大雅之堂不久就流传到民间。湘桂边界民间传说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路过苗山时教会苗人学制作芦笙的,故城步民间称芦笙管为“孔明管”。唐·樊绰《蛮书》载:岭南“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芦笙或吹木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清同治七年编修的《城步县志》中就有“苗人喜欢吹芦笙”的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及民间传说的时间推算,芦笙文化在我国民间流传至今已上2000年。任何一种事物、民间习俗或社会现象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才能传承与发展,否则就会被人们抛弃。苗侗民间流传的芦笙文化历经2000余年而不衰,这与它具有多种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喜庆欢娱功能:苗侗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是芦笙,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最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芦笙文化。旧时,苗侗民间在宗教活动、民族节日、迎宾送客、红白喜事等活动中都必须吹芦笙、跳芦笙舞,每个苗侗村寨都有固定的芦笙坪和专业的芦笙乐队。跳芦笙舞一般由男子吹起芦笙前引,身着民族盛装的妇女随后,和着芦笙的节奏款款起舞。女人们脚踏芦笙乐曲的节拍徐徐进退,双手自然摆动,时不时地或左或右踢脚、顿脚、退步、转身,舞姿简洁古朴。由吹笙者表演的双人舞舞姿变化较多,动作幅度大,有蹲身、踢腿、旋转、大跳等。常用的芦笙曲调有10余种,芦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中音柔和,低音浑厚,每支乐曲都隐有芦笙歌词,其旋律亦因该芦笙歌词的变化而变化。激昂宏亮的芦笙乐曲分别代表某种特定的音乐含意,如借路、报讯、迎宾、赞美、怀念、送客、道别等,这种特定的芦笙曲语义只有局内人才懂其含义。吹芦笙的男子舞步粗犷豪放,跳舞的女子舞步娇美稳重,圆润的女声配以宏亮的芦笙曲,节奏分明,娓娓动听。苗侗民间流传有“芦笙一响,脚板发痒”的说法,在宗教活动、民族节曰、迎宾送客、红白喜事等活动中,若没有吹芦笙和跳芦笙舞的活动,好比炒菜没有放油盐一样,清淡无味。

  社交媒介功能:若有某女子看中某男子,就事先备好一件定情物带在身边,趁跳芦笙舞的空隙趁机悄悄地将定情物系在他的小芦笙上表示爱意。芦笙主人若中意该女子,则择吉日托媒人带上定情物上门说亲;男子通过吹芦笙向姑娘表达爱意,与意中人进行约会,苗侗民间许多老夫妇在年青时就是在跳芦笙舞的场合下通过芦笙舞暗中牵线搭桥结成美滿姻缘的。民间有许多“庚兄庚弟”“同年姐妹”也是利用村寨之间跳芦笙舞牵线搭桥的机会相识的,一旦双方有意结拜成庚兄庚弟或同年姐妹,就成为牢不可破的“异姓铁哥”,在几十年的交往中关系相当稳定,有的甚至胜过同胞兄弟姐妹。故苗侗民间称芦笙为“媒笙”,称芦笙坪为“媒坪”。

  通讯联络功能:由于民族战争或自然灾难等多种原因,苗族成为世界历史上迁徙距离最远、最频繁的民族。苗族在迁徙过程中离不开芦笙的统一指挥,《苗族酒歌》第三章“公爷进地”中载有用吹芦笙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功能:在迁徙途中(指杨姓苗族的迁徙)规定“第一声芦笙起床,第二声芦笙梳洗,第三声芦笙吃饭启程。”在民族战争中,芦笙还起着军号的作用:冲锋、进退、隐蔽等全由军事首领吹芦笙用高音指挥;晚间查哨、报警、反映敌情等都用芦笙暗语(口令)联络,这种“芦笙语言”是一种只有内部成员才懂的通讯联络“密码”,就是敌方听见了芦笙“口令”也不知何意。进入和平年代后,这种功能逐渐消失。

  芦笙文化是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吸引和感染游客的重要节目,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项目之一,我们应该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表演水平才能使芦笙文化更具有活力和感染力。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常吹芦笙、跳芦笙舞除了具有上述三项功能外,还能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新功能。如今,苗侗民间流行的芦笙文化还象征人心安定、生活富足、太平盛世等新的寓意。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