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路伴生“凉亭文化”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19-12-03 13:54:46
—分享—

  解放前的城步交通闭塞,崎岖的羊蹄小道蜿蜒曲折,对于靠肩挑背驮的山民来说每次出门都是一场体力上的折磨与考验。为了减轻山民与过往行人的艰辛和痛苦,历代地方乡贤、乐善之士牵头集资筹劳兴建凉亭,供行人避雨歇息。于是,城步山区便形成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凉亭风光,这种由山路伴生出的“凉亭文化”延续了上千年。

  据清道光年间编修的《宝庆府志》载,城步在清代有名气的凉亭有40余座。仅儒林镇境内就有接官亭(新田社区)、茶亭(东门街)、八角亭(八角社区)、云雾亭(云马林场云雾岭工区)、马鞍亭(马鞍山腰)、浮石亭(张家团)、仙掌亭(十里树)、铜盆井亭(双井村)、铜鼓岭亭(玉屏村)、新亭子(小清溪)、盘石亭(盘石村)、枫木亭(盘石村郊)、绹马墩亭(原芭蕉村)松岗岭亭(今白云湖村)、萝卜洞亭(今白云湖水底)等20余座。其他乡镇有志合亭、龙潭亭、夏饮亭、集瑞亭、紫来亭、仁爱亭、养清亭、静思亭、横水亭、边溪亭、善乐亭、皮冲界亭、朱家坳亭、真凉亭、太平亭、铁龙亭、江南亭、甘露亭、黑亭子、套马亭、围洲亭等。这些凉亭能够载入《宝庆府志》是因为它们具有规模较大、地理位置突出、样式美观或构造复杂等特征,其它一些不起眼的简易山亭全县至少有上百座。

  古时的凉亭多半建在官道通衢、交通要道处,最初的凉亭由官方的邮亭、驿馆演化而来,于是民间仿之并普及到山区。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词中就有“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句,可见凉亭出现的历史最迟在唐代初期。城步山区虽然多木料,但缺瓦片,故民间修建的“豪华”凉亭一般都盖有小青瓦;简易凉亭多修在偏避处,多数为四排三间,上盖杉树皮。这种纯木结构的凉亭经不起风吹雨打,30~40年必须重新修建新亭。山区的凉亭多建在有泉水之处,若无山泉就从远处用竹枧接山泉水至亭边;山泉边放置有小磁碗或小竹筒方便行人饮水解渴。当地热心人士常在凉亭里挂几双长短不一的草鞋供过往行人选用,或供应茶水让行人解渴。如儒林镇东海社区东门街茶亭(今泛舟超市门口),民国时期东门街有几位热心的老妇人每天轮流挑送茶水至亭中,暑热天供凉茶,寒冷天供热茶,方便从城东方向进出城的人解渴歇息,故从黔峰山方向进城的人亲切地称之为“茶亭”。这种延续千年之久的凉亭文化70岁以上的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公路越来越发达,昔日的羊蹄小道被现代化的公路代替,这种由山路伴生出的各式各样的凉亭也失去它应有的作用。许多古老的凉亭因无人维护倒塌的多,搬迁的少;有些精致美观的凉亭山民们舍不得拆毁,紧临公路边的凉亭将“废物利用”作为农村公汽的“候车亭”供候车人避风遮雨,离公路较远的凉亭则作为农耕时的歇息场所。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丹口、长安营、兰蓉、白毛坪等地仍保留有30余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凉亭。从平原地区来的游客进入城步山区后,远远望见这些四面通风的古凉亭好像发现了“稀罕物”,觉得十分新奇,纷纷拍照留存。我们应向游客们解释:这里每一座凉亭都蕴含有古朴热肠式的传统美德,都展现出一幅幅凉亭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画卷;苗山的凉亭负载有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信息,凸显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建筑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