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的仪式感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20-01-17 14:55:20
—分享—

  在日常生活与传统节日中,传统仪式往往支撑着各种民俗的形成与传承,传统仪式中蕴藏着一代代人的情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各种仪式让人们亲近传统、温习传统、尊重传统,这是民俗文化中最珍贵的内容。

  春节是全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具有仪式感的时间段, 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不论职务高低、不论贫富贵贱,总是想尽千方百计赶回家与家人参加这一隆重而庄严的春节仪式。旧时,苗族民间兴过“三十朝”(无三十则过二十九), 如今还有部分老人保留过“三十朝”的古俗。天刚亮人们就吃罢早餐户户开始

  备战,据说是为了防备外族趁过年之机突然袭击入侵苗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过“三十朝”的习俗,传承至今己上千年。过“三十朝”时,家中男主人将丰盛的酒菜置堂屋中,燃香点烛、焚烧冥钱恭请己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祭拜“天地国亲师”神位后,全家人才围桌而坐,首席上要多摆一双筷子、一只酒杯、一只饭碗,意寓让逝者们千人共筷、万人共杯(碗),让逝者与后辈一同吃年饭。吃完早饭就贴对联、挂红灯笼、搞室内外卫生。有些家长带领儿孙们到已逝去的亲人坟上“串门”,燃香烛、 摆供品,给逝去的亲人“拜早年”。除夕晚上,男主人主持接回灶王菩萨回家的仪式,灶前摆供果、糍粑,燃香点烛,烧一叠冥钱,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回来后再继续护佑全家人的康宁。大年初一,男主人率儿孙们在“家先”前举行向祖宗拜年的仪式,祈求祖先护佑儿孙们春康夏泰、秋吉冬祥;四时清吉、八节平安。吃早餐时家长向全家人作出重要“讲话”,总结上一年的“业绩”,部署新的一年的“工作”;吃完早饭才安排孩子们去伯叔家中拜年。这些一连串的春节仪式中粗看起来虽然渗揉有宗教迷信内容,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感和仪式感,其实这种充滿隆重、祥和、繁琐的春节仪式中蕴含有不忘祖宗恩德、对青年一代寄托殷切期望等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陈旧的春节仪式也逐渐淡化,春节仪式中省略了不少内容。

  仪式感与刻意、矫情、做作、虚伪无关,它是人们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亲近民俗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不少年青人热衷于过“洋节”,将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搬”进自己的节日文化中,也举行不伦不类的圣诞节仪式,让这种“洋节”充斥在我们的节日空间里,使我们的节日文化掺杂着不洋不土的内容,淡化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涵。我们中华民族有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厚重的文化礼仪,为什么要丢掉自己珍贵的传统文化去崇拜外国人的节日呢?这是一种不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为。其实,传统仪式的价值在于通过各过仪式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滿足与欣慰, 寄托着情感与希望,让人们记住传统文化与乡愁。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王旭】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