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步文艺】吊脚楼: 民居博物馆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20-07-09 14:37:17
—分享—

  吊脚楼是苗族工匠建造的富有传统特色的民间住宅。它在功能与技术上因地制宜、因材制用、适应大苗山地理气候、苗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它是苗族工匠们建筑艺术的结晶,是苗族历史文化和文明发展史的真实记录。

  现代建筑学家们发现,苗乡吊脚楼不但具有中国木结构的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三种传统建筑方式的优点,而且还近似现代建筑的排架结构与框架结构,主要依靠梁柱承重,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好。它的枋、梁、柱、板壁等构件全靠卯榫、木栓互相穿插,或叠搭嵌合,结构紧凑,非常牢固,只要瓦片盖得好保证不漏雨,有的历经数百年而不倒塌。吊脚楼的建筑艺术充分显示出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才能和精湛的建筑技巧。

  吊脚楼一般修建在靠近水流的向阳山坡上。苗寨中的吊脚楼大多数是上楼下厩的木质房屋,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安置厕所、堆放杂物;中层为卧室、客厅、火塘,堂屋设有神龛;上层储存粮食、茶叶、种籽等。房屋的四周利用出挑的部分争取空间,以扩大使用面积;屋前设有伸出的走廊,围以栏杆,安置有板凳。廊道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是全家人休息和手工劳动的场所。向阳的一面设置有晒楼,以供洗涤晾晒等用。居住层的侧后都开设有便门,可通往后山林地,遇有紧急情况可方便出入。后檐及两侧砌有排水沟, 使雨水不入户, 确保室内长年干燥;廊前的窗户装饰有几何图案的窗格,有些窗枋还雕龙刻凤或花草图案,工艺精巧,美观大方。这种吊脚楼在古籍史书中被称为“架寮”、“干栏”、“麻栏”,具有浓郁的古代百越民族的文化特征。《岭外代答》载:“民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魏书·僚传》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它可能是苗族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基本的、最大量的建筑类型,被史学家称为“用木头搭成的史书”,常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

  苗族工匠们修建的这种吊脚楼有多种好处:一是省工省地。苗民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山高岭险,挖一处屋宅基地需要挪动大量的土石方,实属不易。而修建吊脚楼可顺坡就势,只稍许平整一块面积不太宽的屋宅基地就可修建房屋。修建房屋时可将平地容纳不了的部分伸出空中,用吊脚支撑于山坡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开挖大量的土石方往外挑运,而且还可避免水土流失而毁坏山区有限的耕地,省时、省力、省地,可谓一举多得, 可以说是一种节能型建筑。二是干燥通风。山区重云雾,多雨雪,地面长年潮湿,建吊脚楼离地而居可有效地预防风湿病,有利于身体健康。三是防兽防盗。昔日的大苗山猛兽蛇虫多,历史上曾经常发生虎豹夜出伤人的事故。吊脚楼侧面常设一座便桥,只留一门从便桥出入,门边暗设机关,可有效防止猛兽的侵袭和盗贼入室。万一发生特殊情况, 抽掉便桥后人在楼中居高临下,可攻可守,进退自如,令猛兽与入侵者无法进入室内,只好“望楼兴叹”,奈何不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这种吊脚楼在设计、材料、装饰方面有了新的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以不可阻挡的潮流渗进苗乡村寨。有些苗族村民参照城市的建筑样式建有别墅式的吊脚楼,并用桐油或油漆彩绘,远看像巨型花轿,近观似仙间彩楼。进入大苗山,只见那鳞次栉比的新旧吊脚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烟云的掩映,小溪曲径的穿插,使苗寨表现出一种隐约、缥渺、轻柔、恬静的朦胧美。各处苗寨的四季景色各放异彩:春天,簇拥在吊脚楼四周的桃树、李树、板栗树、茶叶树吐绿滴翠;盛夏,幢幢吊脚楼如含羞的少女深藏在万绿丛中;金秋,山寨里呈现出一派多彩的画面,树叶渐次褪绿,渐染成红色或金黄色;冬季,树叶落尽后,吊脚楼初露出迷人的脸庞。苗乡吊脚楼边的四季景色把改革开放中的大苗乡装点得如同仙境,成为湘桂边境的重要旅游景区。

  《太平御览·治学篇》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苗族的吊脚楼群其实是一座露天苗族民居博物馆,它汇聚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与建筑风格,在上千年的风云变幻中见证了苗族工匠精神,是建筑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对苗族建筑史的研究很有价值。如果把苗族自古至今的住宅从架寮——干栏(麻栏)——吊脚楼等建筑样式作一个历史排列,我们可看到一幅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大致轮廓。

  苗乡吊脚楼是历史的文化遗存与建筑艺术的见证,是苗民智慧的结晶;它汇聚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与建筑特色,是上千年来苗家生产生活和文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一座露天民居博物馆,是苗民精神状态与美好追求的浓缩……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