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步惊现“吞口”神像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20-07-20 15:53:06
—分享—

  

phpiCMops

 

  10年前,政协城步苗族自治县文史委主任雷学业先生在白毛坪乡黄伞村从事民俗文化调查时,发现当地一苗胞堂屋门口上方的“照面枋”正中处挂有一面“吞口”神像,俗称蚩尤神像,于是拍下照片让学者们欣赏。据户主介绍,这是他太爷爷那一代人挂的,到他手中己有4代,在上世纪又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后才保存至今,说明这面吞口神像至少挂了100多年。吞口神像惊现城步苗寨,对于研究苗族历史、苗族宗教、苗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老一辈的苗族道教徒介绍,该神像是能“吞灭”一切妖魔鬼怪的“神口”,故简称为“吞口”, 据说悬挂“吞口”神像比张贴“门神”和立“石敢当”碑的作用大得多。相传吞口神像的原型是远古时期苗族始祖与英雄、被历史上统治阶级丑化了的战神——蚩尤,悬挂吞口神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鬼、灭邪、避煞。吞口神像与傩面具的大体区别是:吞口神像挂在固定的地方守护着屋宅的安宁,一般不挪动;傩面具则根据表演的需要而随时选用。吞口神像多用樟木或枫木用夸张的手法雕刻成面具状,其面部嘴露獠牙、头上长角、眼球暴突,面目狰狞。最初的吞口神像局部分别用“五行”即木、金、土、火、水五种元素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及红、黑、兰、白(獠牙)、金五种颜色相匹配,以突出其气质,代表了正直无私、神通广大、铲除邪恶、主持公道、法力无边等多种功用,具有咄咄逼人、震撼鬼神的气势。

  据古籍载,苗族始祖蚩尤战败被杀后,天下复乱,黄帝为了安定人心,令人画蚩尤像张贴各地以威天下,天下复宁。据说历史上的蚩尤画像是“头长角、牙眦露、须如剑、眼暴突”的凶神。在古代无照片、无画像的情况下,今人无法目睹这一“古天子”被丑化后的尊容。苗族先民为了使蚩尤神像能代代相传,就按照画像的原形雕刻在木板上借其威武的形象驱鬼避邪。保存至今的木刻蚩尤神像正好弥补古文献无图片的缺佚,同时也印证了古文献中对蚩尤画像的描述。据苗族道士们介绍,在做法事“起水”时,燃一柱香在半碗水中将“吞口”二字连写三次,请来蚩尤等诸神协助镇邪,这碗水就成了能驱鬼避邪的“神水”。道士在进行驱鬼灭邪的法事时,必须用双手作吞口手诀:两拇指朝上为角,两小指朝下为獠牙,其余六指互相交叉作为抻像的面部,这种形似吞口的手诀据说能起到驱鬼灭邪的作用,苗区道士们至今仍普遍使用此手诀。若有某农户家常有亡人“现身”、家中常有不明原因的脚步声, 若请道士们为其农户做驱鬼避邪的法事也必须用此手诀。据说“吞口”手诀十分灵验,是道士们常用的重要手诀之一。民国时期, 儒林镇冷水坪村王家团(古称卧牛坪)民众为了避免村东侧1公里处“虎形山”的“神虎”对王家团(卧牛坪) 人畜的侵害, 共有数十户座西朝东的村民家堂屋上方挂有“吞口”神像, 以确保当地人畜平安,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才被摘除。至今,贵州苗族在举行竖花杆仪式时,祭祀对象就是“呑口”塑像,他们称“吞口”塑像为蚩尤神像, 祭祀“呑口”塑像就是祭祀古天子蚩尤。

  “吞口”手诀在民间道士中经常使用, 而“吞口”神像却十分罕见。白毛坪乡黄伞村发现的这具“吞口”神像恐怕是目前湘南苗族地区首次发现且保存至今的“吞口”神像。“呑口”神像惊现城步对于了解和研究古代宗教、苗族历史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感谢城步政协文史委雷学业主任提供照片资料)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