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800多条大小溪河上有近千余座不同时代的各式桥梁, 用于交通的便桥占90%左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风雨桥, 又称“风水桥”。古语说:“天上群星都拱北,世上无水不朝东,”而城步县城南侧的巫水河偏偏向西流。明清时期的风水先生说:向西流的巫水河带走大量的财富与官运,使地瘠民贫的苗乡永远富不起来,自明初建县以来县城从未出过大官。要想“留”住财富与官运,要想让儒林(镇)的民众富起来, 必须在下游修建一座桥将财富与官运“拦截”在上游,才能使地方的财富和官运不向西“外流”。风水先生的话似乎有道理,于是,在明清时期的几百年时光中,官方与民间都在议论修“风水桥”之事,直到清光绪年间才由龚继昌牵头捐资修建成功。这种桥除了方便过往行人外还具有为行人避风遮雨的功能, 故苗族民间又称这类桥为“风雨桥”,风雨桥约占全县便桥、交通桥总数的三分之一。它既是水上交通设施, 又是吃长龙宴席、迎宾送客、演唱山歌和集众议事的公共场所。
县境内每座风雨桥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都经历过一段不平常的风雨与沧桑。县城南侧连接巫水河南北两岸的风雨桥——荣昌桥,也经历过无数的辛酸与苦楚。
清光绪十五年(1890),龚继昌(字荣甫,城步西岩镇人) 在贵州镇压苗民起义结束后回县时,带回一笔巨大的财富。于是他将这笔钱财捐出一部分用来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拱式风水桥,将其名与字各取一字,取名为“荣昌桥”以示纪念。原桥亭有28排木柱,桥两端为积木蜂窝式牌楼,各置一对镇桥石狮;桥中间建有两层楼阁,供奉有观音等护桥菩萨;两边桥廊有打草鞋、卖甜酒糍粑、米豆腐、小菜的小贩,加上前来敬神的香客和过往商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相当于今天的农贸集市。打草鞋的人都是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老者,草鞋打好后挂在桥亭上,免费供过往行人选用。一双草鞋在当年约值1.5角钱,热心公益的老者并不计较得失, 以谁的草鞋被人取得多为荣,这是一种传递温情的古朴爱心, 如今70岁以上的老人们仍然怀念这种传统美德。据《城步县志》载,由于桥中央供奉有观音萻萨护桥和两端各有一对神狮护桥, 故荣昌桥在100多年时光中经历过30余次特大洪灾袭击的考验却安然无事。民国二十六年(1937) 九月,由时任城步县长黄绍琼(湘阴县人)牵头对被洪水冲塌的三处护桥石墩进行补修(见黄绍琼写的《补修荣昌桥记》)。1958年, 在大跃进运动中大办交通时,为了让巫水河南面的丹口与汀坪等各乡镇(村)交通连接,拆除原28排风雨亭以方便过汽车;1972年9月27日中午时分,为了备战修国防公路, 确保重型坦克与重型运输车辆安全通行,只好将石拱桥炸毁,在原址新建了一座长91米、宽9.1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V型石拱桥。
2011年自治县成立55周年前夕, 县财政拨款近2000万元请广西苗族工匠在原v型石拱桥面新修一座具有苗族风格的桥亭, 以恢复荣昌桥原貌作为旅游景点。新建的风雨桥亭长200米, 两边各有84排木质廊柱,三柱四瓜, 廊道宽2.5米,有靠背木椅供游人歇憩; 中间车道宽6米,可供轻型车辆通行。桥亭上有5座宝塔式三层阁楼, 廊亭与阁楼檐边系有彩灯。当夜幕降临时, 整个建筑彩灯闪烁,装点着巫水河两岸的旖旎风光,成为南湖公园一座标志性建筑,它是巫水上游最壮丽、最秀美的具有苗族风格风雨桥,被誉为“亚洲第二风雨桥”而闻名于世。站在荣昌桥中看夜景,听松涛竹韵,桐雨蕉霖;闻曲柳蝉唱,低塘蛙鸣;远望重重青山,近观淙淙碧波;看悠悠巫水,淡淡云山,令人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情趣。
风雨(风水)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凝聚着苗侗民众古朴圣洁的民族情感。一座风雨桥就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它蕴藏有“古朴热肠”式的民族传统美德, 展现出一幅风雨桥亭与大自然、近代与远古的和谐统一及交辉相映的壮丽画卷。风雨桥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负载有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信息, 凸显着各民族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建筑学、民俗学、文物学、美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