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苗族“包头文化”的功用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2020-08-11 15:13:01
—分享—

  据汉文献记载,我国古人身上穿的衣服称“体衣”, 脚下穿的鞋子称“足衣”, 头上戴的帽子称“头衣”。元者,头也,故帽子又称“元服”。帽子之名产生较晚。《礼记. 典礼上》:“男子二十, 冠而字。”即男子到了二十岁谓之成年, 必须“始加元服”, 即可以开始戴帽子。旧时生活在湘桂边界大苗山的成年男女常见的“帽子”是用一块长约两丈、宽四寸的青兰色布条缠在头部,形似磨盘,俗称“包头”。男子的“包头”大者如斗笠,小者似脸盆; 女子的“包头”巾多用丝质或细纱布制成,质地与样式较男式“包头”雅致。湘南苗族民间流行的这种缠“包头”巾的习俗流传上千年,形成一种独特的“包头文化”。这种“包头”除了具有覆盖头部、起到“头衣”(帽子) 的头饰作用外, 还暗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特殊功用。

  一、 慑虎

  在历史上,因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连年的战争等原因,在汉代朷期一批“武陵蛮”溯沅江而上迁徙到“五溪”(雄溪、樠溪、潕溪、酉溪、辰溪即沅江的五条主要支流) 一带的原始森林中与当地的骆越人融合,南北朝时的史书称这些苗族先民为 “五溪蛮”。“五溪”中特别是雄溪(即城步巫水流域) 一带虎豹成群,虎患十分严重, 时常袭击人畜,虎害并延续到解放初期。据《城步县志》、《城步文史》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城步县的长安营、岩寨、江头司、平林、汀坪等地虎豹横行, 虎患曾夺去许多山民的生命。据统计,连续七年时间共有70余人惨遭虎口, 仅1957年就有16人惨死于虎口。当时任县长的杨本连曾亲自组织20多名武装基干民兵专门上山打虎,时间30多天, 可见当时虎患的严重程度。解放前的湘桂边界大苗山人人谈虎色变,寨寨严阵以待,个个持火枪在手, 但山民们仍然防不胜防, 稍有不慎就惨死于虎口。

  《说文解字》:“虎, 猛兽也, 山兽之君。” 苗族民间传说这类“山兽之君” 也有3怕: 怕火、怕响声、怕伞, 因撑开的伞比虎头大, 故虎畏之,不敢贸然下口咬人。苗民俗称老虎为“老虫”、“大猫”, 为了防备“老虫”咬人,苗民上山劳作时一般是10多人结伴而行, 最前面的人手提一面大铜锣“鸣锣开道”, 用密集震耳的锣声震慑潜伏在路边的山中之王; 后面的人或举火把、或紧握火铳, 或撑开雨伞警惕前行, 人们时刻处于临战状态。但是, 人们在劳作时总不能时刻撑开雨伞顶在头上慑虎。为了不影响正常劳作, 又能达到避免虎害的目的, 聪明的苗民想出一个绝妙的慑虎办法: 除了在工地上烧一堆大火震慑老虎外, 他们将自己的头部缠许多布条形成伞状, 既不影响劳作又可慑虎,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生活习俗。苗妇们出门扯猪草、摘菜或采药也都在头部缠包头巾以防之。据说此法有一定的效果, 传闻凡被老虎咬死咬伤的人十有八九是因为出门时忘记缠包头巾的缘故。

  二、避蛇

  湘桂边界的城步苗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崇山峻岭中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沛,植被丰富,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给蛇类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里成群的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等毒蛇统治着这片原始森林,它们或盘在草丛中, 或挂在树枝上,或潜伏在水边,稍有不谨就会速到毒蛇的攻击。《说文》云:“蛇,毒虫也,上古草居畏蛇。故相间: 无蛇乎?”其大意是说: 在上古时期,人们相见问候的第一句话是:看见蛇没有?足见当时人们对蛇的惶恐。据说古代有位聪明的苗姑在闲遐时用五彩丝线编织成一条长短大小与蛇相似的五彩花带,进山劳作时若遇到蛇就将花带握在手中有节奏地摇晃, 蛇们见状以为是同类, 纷纷避让或潜藏。苗姑将这一发现速传于众人, 于是大家争相效仿, 织花带避蛇之俗很快就普及苗乡。

  有些猎人、樵夫、药农进山时经常被蛇咬伤, 特别是进山釆割生漆的漆农常遭到悬挂在树上或盘在树蔸处的毒蛇袭击。漆农们在苗姑织花带避蛇的启发下,有意将“包头巾”缠成盘蛇状, 并将包头巾的两端织成“蛇头”状露出在额前,“蛇尾”状露出在脑后处,走路时头部的“蛇头”与“蛇尾”随着脚步的节拍而起伏,极像一条居高临下的大蛇在摇头摆尾,自然界的蛇们见了以为是“蛇王”到来,纷纷让路或躲避潜藏。据说凡缠有蛇状包头巾的人进山时一般不会碰到蛇,自然不会被蛇咬伤, 十分灵验。在大苗山,有些老年割漆者至今仍然坚持在头部缠有蛇状“包头”巾。这是老一辈传下的规矩, 若违背这一规矩十有八九会被毒蛇咬伤。

  三、 攀崖

  大苗山多为崇山峻岭,奇山怪石,悬崖峭壁,猿猴难攀,许多稀珍药材往往生长在悬崖陡壁处。苗医为了采集到这些稀珍药材, 只好取下包头巾与绑腿布连接起来,将一端固定在悬崖边的大树上, 另一端捆在腰间,方便在悬崖处上下,确保安全。有时上树釆集树种籽或采摘野果也采用这种办法。有首民歌道出了苗医进山采药的艰辛:

  采药莫走绝壁山, 峭壁难爬崖难攀;

  包头绑腿四五丈, 摇摆不定心胆寒。

  四、护脑

  苗民男子缠的“包头”直径一般超过自己的肩膀, 如同戴一顶软质大头盔, 在进山采药、砍柴、狩猎时, 宽大的圆形包头能撩开前面的树枝荊棘,使树枝荊棘不会划伤脸部与眼睛。这种包头既可遮阳又可避雨,缠一个宽大的包头相当于戴一顶头笠。若碰上突然下雨,雨水被包头巾吸收后不会直接流到脸上,对保护眼睛十分有利。严冬缠包头巾可抵御寒气侵入脑部, 据说坚持缠包头巾可避免患“偏头风”。有首民歌称赞头缠包头巾在劳作时的功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 紧缠包头路路通;

  包头护脸又避雨, 不怕太阳火样红。

  五、定情

  苗族青年男女相爱后, 双方须互赠既具纪念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礼品作为定情信物。贫困家庭的青年男子初次赠送女子是一块一丈八尺长的软质丝巾作为定期信物; 女子回赠男子一双鞋。双方初次互赠的信物都不会立即使用, 而是压在箱底待结婚后才拿出来公开使用。女子做了母亲后,逢重大节日、走亲访友、喜庆活动才将青丝包头缠在头上。女子百年去世后, 这块作为定情物的青丝巾也被缠在其头部带进棺材。可以说,这块定情的包头巾伴随着该女子度过自己的一生。

  苗族男子缠包头巾说明家中有妻室,而丧偶男子在公开场合是不缠包头巾的;在续娶妻室后则可缠包头巾。可以说,中老年男子头上是否缠有包头巾是该男子有没有妻室的明显标志。有首民歌道出了包头巾在男女情爱方面的作用:

  丝巾包头两丈长, 妹接包头嫁情郎;

  包头定情牢牢久, 百年缠头百年香。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之下,民间会形成各种与自然环境有关的独特民俗。某种民俗一旦形成,一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固定模式,并按照这一固化的模式传承。城步苗族民间中老年男女流传的缠包头巾习俗是一种古老的头饰文化,它与当地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这种古朴的“包头文化”体现出苗族先辈们的聪明智慧与创造才能。如今, 大苗山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有明显的改变,“包头文化”的功用早己退化。在现代化服饰、头饰新浪潮的猛烈冲击下, 各式各样的新颖帽子取代了原始古老的包头巾, 流传上千年的缠包头巾古俗逐渐消亡。大苗山除了极少数老妪还留恋缠包头巾习俗外, 中老年男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革除了这种古俗。如今, 在当地市场上除了出售有专门供老年女性亡者用于自己梳妆“打扮”后进棺材缠头部时用的丝质包头巾外, 苗族民间这种“包头文化”已悄然退出头饰舞台,其功能与妙用也只能成为老年人们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