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七月,许多城乡老人又开始筹备接“老客”回家祭祀等事宜了。
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节、鬼节, 系佛、道二教的共同节日。佛教源出于目连为求救母亲于佛的故事,于是称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是地官“赦罪之辰”,必须在十五日前几天做法事超度亡灵,追荐亡者祭祀祖先,后来流传到民间后,逐步演变成接回已逝去的亲人(老客) 回家一边祭祀一边过“尝新”节的旧俗。因旧时过“尝新”节无固定的日期, 许多农家就将接“老客”回家祭祀的时间与过“尝新”节结合在一起, 俗称接“老客”过“尝新”节, 因而引发出许多有趣的习俗。
在农历七月十二日前后,家长便安排妇女搞好室内外卫生,挖回红薯、芋头,摘回玉米、南瓜及新鲜蔬菜,支使小孩到溪边捞鱼虾、捉泥鳅;男人到田头割回一梱半成熟的稻穗,抽几支稻穗插在神龛香炉中以示告诉祖先:阳春即将成熟,丰收在望,不必为子孙的温饱问题操心发愁;其余的稻穗则晒干碾成新米掺入陈米中混合煮成“新米饭”。从十一或十二日开始燃香点烛鸣炮恭请“老客”们回家过“尝新”节。“老客”们进宅后,堂屋正中早己摆好桌凳,每个座位摆一张纸钱; 户主每天要打净水给“老客”们洗脸,每天三餐不能食剩菜,不能吃剩饭,新鲜蔬果轮番上席,仪式就像接待活着的贵客一样严肃认真、热情周到;待“老客”们酒醉饭饱后,再筛茶、敬烟,“老客”吃完后全家人才入席吃饭。这几天有些老太太常自言自语或自问自答, 粗看去似乎神经不正常,其实她们是在陪“老客”们“拉家常”, 向已故去的亲人们“汇报”家庭近况。到七月十四日傍晚, 待“老客”们吃罢晚餐,户主在室外不远的岔路口处燃香点烛,烧包封、冥钱, 鸣炮,摆上糍粑、豆腐、糖果,恭送“老客”们回原处, 一年一度的接“老客”回家过“尝新”节仪式才降下帷幕。
据说阴间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开鬼门关, 被暂时释放的孤魂野鬼们及一些无后代接待的孤魂饿鬼趁机蜂拥而出抡食抡钱。因为民间大多数人家在十四日就烧了包封,“老客”们的钱装进了腰包,就不怕阴间的“土匪强盗”来抡夺。所以苗族民间都提前一天烧包封,使自家的亲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惊吓与麻烦。在缺食少穿的年代, 小时候的我常有三盼: 一盼过生日、二盼过年、三盼接“老客”回家过“尝新节”,因为每年过七月半至少有三天饱饭和好菜吃。小孩们围在供桌旁焦急地盼望“老客”们快吃完、快离席, 我们好来收拾“残局”。今天看来接“老客”仪式是祭祀、怀念和孝敬己逝去的亲人,其实是让在世的全家人一饱口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市场上各种反季节蔬菜与新鲜水果应有尽有,“尝新”一词也极少在语言中使用且即将消失,“尝新节”仪式也名存实亡。于是, 人们在接“老客”活动中删去了“过尝新节”这一仪式。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多余的时间陪“老客”们“拉家常”, 如今, 城乡居民在七月十四日早晨接回“老客”,吃罢早、中餐到下午就急忙燃香点烛打发“老客”们回原处, 城镇居民在接送 “老客”时不再鸣放鞭炮,使“老客”们在靜悄悄的环境里“回也怱怱,去也怱怱”。时代前进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变,许多旧规陋习与陈旧的仪式也删去了一半多,为人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与钱财,于是,流传上千年的接“老客”回家过“尝新”节的旧俗逐渐演变成只接“老客”回家吃饭、“领红包”(包封) 的简俗,删去了让“老客”们参与过“尝新”节的繁琐仪式。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