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过“童养媳”和“接生婆”
数千年来,苗族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只能打茶做饭,种菜种田,成为逆来顺受、吃苦受累的家庭妇女,全无社会地位,更谈不上参政议政。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实行男女平等政策,各地苗族妇女得到翻身解放,真正成为苗乡土地上的女主人。她们从性别桎梏中解放出来,与男孩一般能上学读书,跳出家务琐事,走上社会大舞台,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直至参加革命工作,成为教师、医生和领导干部,贡献大的,还可享受各类荣誉称号,走出闭塞的苗家山寨,远赴县城、省城乃至京城观礼受奖,接受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居住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兰蓉乡报木坪村的苗族妇女江卯秀,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代表。江卯秀出生于1913年1月,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跳出家庭妇女的地位,积极投身各项革命活动,成为苗乡妇女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积极参加集体生产的领头雁。
江卯秀老人生前住过的苗家木屋 雷易科摄
江卯秀娘家是兰蓉乡新寨村,家庭出身贫穷,十三岁父母去世,被该乡报木坪村二组杨亥秀(1981年病故)领去做童养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6岁的江卯秀与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一同获得解放,喜气洋洋走进新时代。1950年7月,根正苗红的江卯秀因表现特别突出,以“土改根子”身份被培养入党,是新中国成立后城步县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随即被任命为村妇女主任和乡农会主席。
为了将妇女劳力从繁琐的拖儿带女事务中解放出来参加生产劳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江卯秀率先创办了妇育院和托儿所,把各组未入学儿童组织起来,专门安排一个附带劳力照看小孩。没有场地,她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要自己孩子去别人家借宿,热天干脆住到牛栏楼上。她亲自担任妇育院院长和“接生婆”。作为“接生婆”,她随喊随到,从不误事。那时没有电筒,捆一把木皮竹竿做火把,跳水越涧、攀山越岭去接生。有天深夜,深山苗寨中一名孕妇难产,其家人飞快接来江卯秀,她赶到后用其高超的接生技术成功接产,母子平安。家人万分感激,赠送锦旗一面。有一次外出接生途中,她被狂犬咬伤,住家月余,自己寻草药治愈。她一生共接生300多人。
江卯秀生下六男1女,其中一个担任公社书记,一个担任小学教师。她送四子当兵报国的故事,成为苗乡美谈。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当兵入伍,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68年、1971年和1973年,她依次将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儿子送进部队,其中第四子一当就是8年。
就这样,江卯秀这位大义母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热心革命,铁血向党,一家两代人齐心跟党走,成为威震苗乡的“革命之家”“光荣之家”。
她担任过村妇女主任和乡农会主席
新中国成立以后,江卯秀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热爱之情,积极投身农村各项革命工作。她被选举担任报木坪村妇女主任和兰蓉乡农会主席。
解放初期,她组织全村人办集体食堂。当时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困难,为了节省粮食,她带头搞“一撮米”活动,每餐下锅时抓一小勺米出来,放到灶边木桶里,一个月后就是一桶米。
江卯秀老人家乡报木坪村,现已成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二宝顶景区 杨炳健供图
她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科学种植比武劳动竞赛活动,看谁种的稻谷杂粮产量高,看谁种的红薯、玉米、向日葵和南瓜个儿大,摆放在村公所进行评比,充分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江卯秀本人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干活,杀田圹,割牛草,薅畲施肥,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她白天劳动,晚上带头进夜校学文化,在大路小道旁设立识字牌,让村民来往路过时认字识字。她每天去路边捡牛粪狗便,“杀青”做基肥,烧土木灰施肥,进行科学管理。当时她种的五六亩稻田,竟然达到了亩产800斤水平,创造了苗乡山寨粮食产量历史记录。
作为妇女主任,她凭着自己能言会道的优势做好家庭调解工作,每年调处打架相骂闹离婚事例上百起。当时生活条件差,村里不少中老年人得水肿病。她还利用自己懂苗医苗药的特长,创建了防水肿病中心点,将全村得水肿病的村民接来家中治疗。她亲自上山采集草药,精心熬药,用牛皮加薏米煮粥,使这些水肿病患者得以康复,恢复劳力,参加生产劳动。她还自寻草药熬汤预防胸膜炎,送给村小学学生服用,使村小学生的脑膜炎不再发病。她积极组织全村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提倡家庭使用公筷,大大降低了村民的发病率。她还自制苗家草苯药米酒曲,办起了大队米酒厂和小型养猪场,酒糟用来喂猪,解决了当时苗胞们吃肉吃油喝酒难问题。
她把六谷挑进了人民大会堂
“六谷”又称薏米、薏仁,属禾本科植物,果实椭圆,其全身都是宝。其根,具有滋补、抗癌、降压、解热、利尿、驱虫之功能,可治高血压、尿路结石、蛔虫病等症;其叶,可以利尿;薏苡素,具有解热、镇痛功能;薏米酯,有较强的滋补作用。《本草纲目》载曰:“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富含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禾本植物——六谷
城步苗民种植薏米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汉代。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开国名将马援,晚年率军远征“五溪蛮夷”。由于岭南地区湿热,士兵感染“瘴气”,后足麻木,下肢肿胀,全身浮肿,当地苗民告诉马援,用薏米荐水服用,可以治疗瘴气。马军一用即灵。在班师回朝时,马援特地装了一车薏米回去,却被朝中奸佞小人诬告,称马从“五溪”带回一车“珠宝”,光武帝大怒,夺了马援的“新息侯”印。而《城步科技志》更是明确记载为明朝洪武年间从川滇引进。相传城步侯家寨一位苗族青年随蓝玉、沐英大军挺进四川、云南,屯田戍边。他见当地老乡吃一种薏米饭,黏而不腻,清香可口,不禁怦然心动:这里和老家一样山高林密,山多田少,如果把薏米种子带回去种植,不就解决了“挨饿”问题吗!善良的四川老乡送给他几捧六谷种子,他如获至宝,珍藏起来。兵役期满后,他独自返回湖南。路上,盘缠用完了,随身衣物也卖光了,靠沿路乞讨回到城步,可随身携带的六谷种子一粒未丢,悉数带回侯家寨。当年冬天烧山开畲,开春后播下种子,秋天收获了两担六谷。
从此,六谷就在侯家寨播种开了,并迅速扩散至小寨、黄伞和报木坪等高山地区,成为城步苗区对外交售的名产,城步苗民用当地盛产的土鸡、桐油、生漆和薏米,赴武冈、洪江、桂林等地,换回食盐、布匹和铁器等物。据光绪《城步乡土志》记载:“薏米,邑人多远运至武冈兑卖,随买州货以归”。其后,六谷再由城步扩展至周边的绥宁、洪江、武冈、新宁、洞口、隆回等高山地区种植,逐渐发展成为宝庆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以其粒大饱满、洁白晶莹、质优香甜特质,被冠称为“宝庆薏米”,香飘三湘,畅销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美国等欧美国家。
城步六谷栽植至江卯秀时代达到顶峰。1958年,她带领社员积极种植薏米 500多亩,获得亩产400斤的高产,向国家交售薏米 2000担,为增加薏米出口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年江卯秀所在的报木坪高级合作社被评为全县农业特等先进单位,江卯秀荣获“劳动英雄”称号,并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同年 12月,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成为城步第一个出席全国英模会议的苗族妇女。
城步具有栽植六谷的土壤气候环境。当时不光互助组、合作社播种,其后的大队、生产队也耕种,即使农村中学的师生们,也连年上山播种六谷,开展勤工俭学。据新编《城步县志》载,1964年,城步全县播种六谷面积16227亩,总产量达到204吨,产品销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为城步赚回大笔外汇。199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导致国际薏米价格“跳崖”,城步薏米出口才退出国际市场。
1975-1978年间,我在兰蓉中学就读初中和高中。那时候实行半工半读,中学生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学校组织我们带锄头、柴刀、镰刀和箕畚等劳动工具,前往相距十多里山路的亲爱大队(现报木坪村)的大凹田、银家冲、田因底等地播种六谷,开展挖畲、播种、除草、施肥、收割和挑运肥料等农事活动,每年至少上山三四趟。有一年秋天的星期六,我在大凹田搞完劳动后没有回家,到当地雷阳辉同学家里住下。叔叔婶娘很好客,当晚从火塘炕上取下一块腊野猪肉煮了一大锅,美美地饱食了一餐野味。第二天麻麻亮,睡意朦胧中雷阳辉同学告诉我,邻居家昨晚用铁夹子夹住了一头“熊瞎子”,你口福好,今早又有一餐新鲜野味吃啰。在我们苗寨,猎民捕获了野猪、麂子等大型野兽,参与围猎的人都能分到一块肉,即使路过的人也“见者有份”。功劳最大者奖以兽头兽皮,次者奖以兽肚心脏和兽脚四蹄,那些赶山的猎狗也能饱餐一顿肠肺内脏。兽肉不分功劳大小而是按人 数平均分配,哪怕是过路人也可分到一份。如果是外地人,除了分到一份兽肉外,还要被邀到寨子里去喝“庆功酒”。苗家人认为,兽肉的股份分得越多,“梅山神”就越高兴,就越能得到“梅山神”的护佑。果然,那天起床简单洗漱后,我就以“客人”的身份,被邀到邻居家去喝“庆功酒”,美美地吃了一顿柴火大锅烹煮的“熊瞎子”肉,真是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饭后离开邻居家,主人还送了我一份狗熊肉。吃到和分到黑熊肉,这种福分可遇而不可求,放到现在,“熊瞎子”已成“国宝”,还有谁敢捕猎啊。这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到“熊霸”肉。
江卯秀老人个子不高,五官俊秀,面容姣好,慈眉善目。她头裹青丝帕,身穿对襟蓝衣,下着青裤,腿裹绑腿,脚穿草鞋。她记性特强,口才极好。我念中学的时候,学校领导每年都请她来给我们上阶级教育课和忆苦思甜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声泪俱下,义愤填膺,全场听得鸦雀无声,其效果远远超过老师的思想政治课。
1973年7月,江卯秀当选为城步县第三届妇女联合会会员。同年9月,当选为湖南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除光荣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大会外,江卯秀老人还两次参加全省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三次出席全市妇联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无数次参加全县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新建的报木坪村政务服务中心 雷易科摄
宝顶垂首,长溪呜咽。1986 年10月,江卯秀老人因病不治,与世长辞,享年 74岁。她临终前对陪护身边的亲人说,这辈子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放心了,可以“闭眼”了。她的丧事是按当地苗族最隆重仪式举办的,道场做了三天三夜,架天桥,破血盆,绕棺路祭,堂祭儒祭,锣鼓喧天,哀声一片。大队主持召开了追悼会,公社和县总工会送来了花圈,十村八寨的乡亲前来悼念,扶柩上山……
江卯秀老人的一生,是辛勤劳动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作为一名普通的苗家妇女,她大无畏地砸碎了封建社会枷锁,义无反顾的带领广大苗乡群众,积极投身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为苗乡大地的领头雁,改变了苗乡山寨一穷二白的面貌。党和政府也给予了她前所未有的至高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她的优秀事迹,载入了《城步县志》和《城步人物谱》,让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参考资料:
1.《城步县志》第613页 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2.《城步人物谱》第212页 城步政协2006年编辑出版。
3.《城步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版)
4.《城步科技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0月
5.雷学兴:《怀念我的母亲》
作者简介:
雷学业,苗族,中共党员,湖南城步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历任中学教师、县教委干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工会主席、县报社社长总编、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四级调研员。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研究学会会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邵阳市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研究领域为苗族历史、文化、民俗和语言文字。已在《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内重要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城步苗族简史》、《城步苗族建筑文化》、《舌尖上的苗族》等,代表作品有《城步古苗文字的前世今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苗族》、《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湘西南苗族传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路径》、《让古村落古民居成为“镇寨之宝”》等,其中《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获湖南省社科联2015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还有诸多作品分获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邵阳市优秀社会成果奖。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