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是粽叶哥是绳,粽子飘香心连心。苗乡处处歌声起,情歌唱给心上人”。
“白云湖边棕叶青,阿哥划船到湖心。有心等妹来采摘,唱支山歌表衷情”。
进入农历五月,城步苗家山寨处处山歌嘹亮,粽香情浓,沉浸在端午佳节的筹备和欢庆之中,晒糯谷、舂糯米、摘棕叶、包粽粑、杀鸡鸭、宰猪羊、请客送节······直到五月十五,将端午节活动推向高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历史悠久,相传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而设的节日。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祭祀龙图腾的日子,也是人们驱瘟避疫、祈求健康的时光。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是我国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就汉族而言,千载传承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浓郁古俗。
而苗族同胞过端午,除与汉族习俗大体相同外,还传流有自己民族独特风情的端午古俗。
城步苗族的“小端午”“大端午”
城步苗胞将端午节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即五月初五,“大端午”是五月十五,又称“大十五”。
在苗族地区,先前“大端午”的气氛浓于“小端午”,“大十五”才是“正端午”。如今,五月初五是国家法定节日了,人们才普遍盛行过“小端午”。
每到“大端午”这一天,苗族同胞普遍将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家过节,女儿女婿将父母亲接去过节更好,那是孝心和亲情的体现。“大十五”这天要杀鸡宰鸭,团寨则杀肥猪宰牛羊,呷“新鲜肉”庆贺。晚宴要吃粽粑,饮雄黄酒。家家悬挂菖蒲和艾叶,以防毒蛇蜈蚣蚊蝇入室。粽粑种类繁多,形有羊角粽、秤砣粽、枕头粽,馅有红豆粽、花生粽、蜜枣粽、腊肉粽,五花八门、各具口味。时至端午,当年喂养的“头暑鸭”已经长大,自种的青椒也可摘吃了,将“头暑鸭”和青椒炒成“血浆鸭”,加生姜甜酒,香甜鲜嫩,可口爽人。一口米酒一口鸭肉,连骨嚼食,正是苗胞吃“端午鸭”“呷鸭冒吐骨”的最高食界。这道菜是端午节必上的“特色菜”,也是各地苗乡的传统美食。
苗胞还有“大十五送节”的习俗。这一天,已订婚而未婚的苗族青年,要带上特殊礼物去准岳父母家“送节”,粽粑四十八个,猪肉四至八斤,盐(红)糖四斤,鸡一只,鸭一只,米酒十斤,衣布两个。女方则回以“准女婿”布鞋两双,鞋垫两双,“阴米”(苗族油茶主料)两升等“定情物”。如果男方一年两年不去“送节”了,这门亲事准保无望,说明男女已经悔婚了。
作者本人就有这“送节”的浪漫经历。我和我爱人都是湘西南苗族,同村不同寨,皆为乡村教师,我教初中,她教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这批青年要找一个“呷国家粮”的对象真不易。为了追求这位美女教师,相恋期间,我曾连续三年去她家“送节”,送的是粽粑糖果、鸡鸭鲜肉、米酒香烟,还有极为时髦的“的确良的确卡”衣布和尼龙袜子花洋伞。正因礼信周到,礼物隆重,终于讨得岳父母欢心,也赢得了“寨花”芳心,鸳鸯结对,龙凤成双,至今完美度过“银婚”“珍珠婚”“珊瑚婚”,三世同堂,含饴弄孙,乐享天年。
杨氏苗族五月初四过节
湘西南城步苗族的一支——杨氏苗族至今盛行五月初四过端午古俗。杨氏是城步苗族第一大家族,史有“城步地,
杨半边”的说法。据史料记载,“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1年),叙州蛮酋潘金盛据飞山,寇武冈(时治所在今城步),再思擒之就戳。以功,授左僕射尚书,食邑万二千户”。杨再思育有十个儿子,便将其封地划为十峒,十子各领一峒。其三子杨正修居赤水峒(今城步蒋坊、绥宁关峡一带),成为开发城步的杨氏先祖。“赵家天子杨家将”,自宋以来,城步杨氏将才辈出,杨再思、杨再兴、杨完者(通贯)、杨洪等一代代杨家将领,为朝廷戍边卫国,征战疆场,英勇无畏,精忠报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杨家将文化。2008年10月,湖南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艺家协会授予城步“中国南方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南方杨家将故事”被列入湖南省非遗名录。
从宋初开始,杨家军受命镇守边关,他们随时响应朝廷征召,操戈提剑,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宋代,五月初五已盛行过端午节,且敌我双方都要过节。智勇双全的杨家军往往于头一天杀猪宰羊包粽粑,提前一天过端午,趁敌人五月初五忙于过节的时候,他们一举冲破敌阵,消灭敌人。于是五月初四过端午,成为杨氏一族传承千古的壮美习俗,至今流传。
据《城步杨家将文化》记载,北宋年间,城步苗族人民为反抗封建统治的苛捐杂税和残酷剥削,在赤水峒苗酋杨再兴领导下举行起义,席卷湘桂黔三省数十县,起义队伍达六万之众,声震朝廷,急调岳飞率十万大军前来平治。杨再兴正当壮年,身材魁伟,一身苗家武艺,且治军有法,所率杨家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攻城掠寨,战无不胜,对百姓秋毫无犯。杨家军据守城步莫邪关,利用峻峭地形狙击岳军,双方战至月余,岳军无法越关。岳飞探知杨再兴有勇有谋,是一位超群拔萃的好将才,于是,派使者张宪亲往杨再兴军帐议和,招抚苗军,并晓以为国尽忠的大义。杨再兴深知民族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归顺岳飞部,听从岳飞调遣。岳飞授予杨再兴军前统制重任,命其率部随岳家军北上,即于五月初五整队出发,不得延误。杨家族众深明大义,各家各户于五月初四杀猪宰羊包粽粑,提前欢度端午。第二天,杨家军精神抖擞,在牛屎桥(城步与武冈接界处)与亲人依依惜别,北上抗金,直驱中原。他们在岳飞的统一指挥下,战邺阳,复长水,焚蔡州,屡战屡捷,威震中原。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十一月,杨再兴率300骑兵奇袭金兵,杀敌2000余。后因天下大雨,骑兵误入临颍(河南省临颍县)小商桥沼泽地,深陷泥沼,无法交战,所有将士及马匹皆被乱箭射杀,壮烈殉国。杨再兴身上所中箭镞多达两升。岳飞、岳云父子闻讯赶来,驱散了金兵,抱着杨再兴的尸体哀恸不已,为杨再兴在帐前哀祭三日,然后马革裹尸,归葬城步水东村龙井坪,至今墓在。为纪念杨再兴等杨家将士,城步杨氏族人便决定每年五月初四日提前过节,世代不改,延续至今。
城步苗族盛行“端午药浴”
端午节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端午节,也是各地苗族的“药浴节”。
苗族居住区往往山高水冷,雨多雾浓,岚烟瘴气厚重。在那漫长的弥漫岁月,苗区缺医少药,医疗条件极差,群众易患风湿冷痛疾病。聪明的苗族人民在与天斗与地斗与疾病斗的漫长过程中,摸索出了“洗药水澡”的经验,用草本或木本药用植物煎水洗澡,达到驱除湿气、舒经活络的目的。
五月,阳光充足,百草茂盛,是采集药草的最佳季节。而端午节至“大十五”这段时间采摘的药草药效最佳。这天,苗族男女三五成群,结伴上山,纷纷采集箭杆风、冷骨风、阴爪风、金银花、艾叶、羌伏、见风消、棕榈等草,用背篓、腰筛、箩筐带回家,即时将草药煎熬一大锅药水,全家男女老少,各自打水洗澡。端午洗了“药水澡”,寒气驱除,筋骨活络,身康体泰,百病不生。为了保证随时能用上这些“洗澡药”,苗胞们常常将“大十五”这天采回的药草,洗净晒干,储藏备用。山区妇女因山高水冷雾重产子多原因导致身体虚弱,常年洗“药水澡”,可驱除五毒,逼退淤风,滋补身子。她们一年四季,逢节必浴,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半”、“九月九”、大年三十,这些日子都是“药浴”的最佳时节。尤为重要的是,“月婆”(产妇)“坐月子”,非洗“药水澡”不可,满三朝时要洗,逢十天、半月、二十天都要洗。满月那天,产妇先吃饱用药水炖熟的鸡肉或猪肚,然后再洗一次“出月浴”,使产妇起到祛淤祛风、滋补身体之功效。不光“月婆”要洗,婴儿也要洗,婴儿洗了药浴,百病莫侵,四季安康。
苗家端午的“洗澡药”,是一种神奇的苗药。古时苗族妇女产下七胎八胎,都身强体泰、容光焕发、健康长寿,靠的就是洗“药水澡”这个秘方。苗家姑娘一个个如花似玉,婀娜多姿,身材苗条,健康壮实,靠的也是从一诞生开始就享受到的药浴洗礼这个“秘笈”。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