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楚南秘境黔峰山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宗兴 编辑:伍玉桃 2023-01-12 15:36:47
—分享—

雪峰山脉自洞庭湖南岸一路南下,行至城步县境仍是意犹未尽。沿着山脉的路径,我反复听到古苗族部落向南迁徙的艰辛与沉重,反复看到古梅山波诡云谲的神奇。因为相伴梅山,黔峰注定要多几份神秘。

黔峰合秀

黔峰山色四季如黛,鸟瞰苍山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尤其是雨后天晴,那些洁白的云纱绕着山头,厚重的乳雾填充沟壑,天地浑圆一体,眼前简直就是瑶池仙境。明末城步知县胡采在《黔峰合秀》一诗中写道:“何因驾车毂,问俗献瑶台。”可见,当时,人们就已把黔峰山当作心中向往的蓬莱胜迹了。一个山花烂漫的季节,曾经同朋友几个登过黔峰。在普和寺上几柱香便折返县城,因而对这座苗乡人民视为神圣的山了解甚是肤浅。今春在黔峰西麓下的龙凤冲村搞调研,就不同以往的踏青那样浅尝辄止了。黔峰山厚重而神秘的龙文化深深让我着迷,不能自己。

黔峰西麓龙凤冲村

石床苗寨

龙须界上龙气腾

黔峰山脉同名主峰俗称龙须界。山脊上有一巨石凌空而起,龙须草编成的珠帘,悬于巨石的额前。山风吹拂,草茎宛如龙须飘忽,因此,人们就把这巨石叫做龙须岩,也顺理成章地把黔峰山命名为龙须界了。寓意龙腾青天,共享太平。

关于龙,老百姓再熟悉不过了,在国人心中,她是至高无上的圣物,更是泱泱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龙须界完完全城步人民龙化而成为一座神山。龙须界山顶由两座锥体山峰组成,有诗人形容它是拔地而出的一双竹笋,两只直指苍天的朱笔,一对坚挺的少女乳房......但在我们老百姓的眼里,那就是翻江倒海的蛟龙之角。龙角多美啊,那是力量的美,信仰的美。“龙角”西侧有一个垂直向下的洞,深不可测。投石其中,叮咚叮咚的声音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地心深处。传说一条猎狗追逐一头野猪,同时掉进了洞里,半月之后,人们在城东的大龙井里发现了那条猎狗。虽然身上的毛发被扒得精光,赤裸裸的,但它却顽强的活了下来。人们觉得十分神奇,便将那洞叫“龙眼洞”。“龙角”之下有叫龙开口的地方。路旁一尊巨石朝天撅起,活脱脱之巨龙啸天的样子。龙张开大嘴,是要向上天诉说什么,还是要向远方歌唱什么呢?也许都不是,龙是在开口大笑,用爽朗的笑声回赠世间的善男信女,奖赏她们顶礼膜拜的虔诚......龙开口下去不远就是龙涎洞,木大溪源头水从龙开口处飞流直下,一线白色瀑布跌落千丈,在石壁上键出雷鸣般的声音。明末城步知县胡采因得佳句“树分天外景,泉应壑中雷。”龙涎滋润万物,更是滋养了石床苗寨人民的心灵。

龙须界东侧多裸露的石山。其中有几处巨石横空而出,形成屋檐,檐下有不算宽的平地,可供人民歇息。因此,古时候,当地人就择一处作为求雨的神殿,叫龙神殿。殿里供奉着龙神。一到大旱,巫师便率众上山求龙神施雨化民。这里的龙神真是好神。凡求雨者都必带蓑衣斗笠。因为只要去求龙神必下雨。说来有点迷信,但谁又愿意去拆穿民间对龙的崇拜和信仰呢,还有一座石山叫龙爪山的。一片石灰岩石向天空伸展铺开,边沿裂开成锯齿状,细数有五只爪子,只见那金龙五爪,拨开云层雾帐,乘风飞天,气势恢宏,所向无敌,好不壮观。

山西北侧有座大山,当地人叫它凉伞界,山腰天生一座石屋,名潜龙洞,洞中摆列一张六尺见方的石床,传说是龙的卧榻。因此人们把这里叫潜龙洞。明代建城步县,施行改土归流,儒家文化从此盛行。龙须界整个儿就是一条腾空飞舞的神龙,的确不惜为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县衙就在山上的黔峰庵旁择址修建潜龙书院,特聘儒家名士为儒生讲经。书院开办后,县里秀才慕名而至,潜心攻读,十有八九者中。潜龙书院一时声名鹊起。楚南极边的苗疆城步教化大开,送子课读蔚然成风。

青瓦飞上黔峰山

宋代,一高僧云游至黔峰山。这日,恰是雨过天晴。茫茫云海中只见黔峰山如巨龙般忽隐忽现。龙头上金光万丈,煞是壮观。高僧惊呼,莫道昆仑才是龙,五里之内也有真龙啊!于是停住脚步,仔细勘形察势,心中开始谋划建庵立寺的蓝图。

黔峰有幸结佛缘,高僧看中山顶“龙角”之下一块平地。此处,一脉小溪自东山而出逶迤西去,确是生旺之水;左青龙起伏蜿蜒,右白虎昂首挺立,左右相顾,环抱有情;朝堂十分开阔,三十六峰,城步县城,马鞍山,直至牛排山,一层层青山一道道风光尽来眼底。不可多得的人间福地。在高僧的操持下,一座木结构的黔峰庵主体工程不到半年就完工了。

转眼春天到了,雨水越来越多。木房子经不住风吹雨打都褪色了。高僧正为盖瓦的事发愁。一番冥思苦想,高僧拿定主意,决定赶在立夏之前,把青瓦从山下搬上山,盖罩好屋顶。

这时,民间悄然传着一个神秘消息,“立夏节,瓦片飞,飞上黔峰盖屋背。”“瓦片怎么会飞呢,难道黔峰庵的和尚法术这么高?”立夏前夕,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为了看稀奇早早就赶赴黔峰山。高僧私下嘱托城步寨的头人如何安排,凡上山看热闹的都要手持一片瓦。当天,一大早看瓦飞的人从山脚到山上,已排起了“长龙”。不知为什么,前面的人像是被人下了定身法,怎么也走不开,后面的人就猛催道,快点快点。前面的人传下话来,都不要急,和尚师傅说把手里的瓦递上来吧。就这样,青瓦便顺利地被运送到山上去。到正午了,看热闹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这时,青瓦差不多搬运完了,他们正纳闷着,没看到瓦飞呀。城步寨头人告诉他们,你们看,半山腰不是还排着长长的人梯吗?瓦片就是通过双双手递到山顶的啊。难道不是飞上去的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打心眼里钦佩高僧的智慧。

黔峰庵建成后,高僧开庵说佛,传递佛意,劝世化人,一时香火兴盛。到明代,主庵之下发展有48座脚庵,仅龙凤冲村的自然村落石床就立有7座脚庵。这些脚庵,一方面管理庵田,收取田租,保障主庵的供给,一方面开设佛经启蒙课,普及佛教文化。这一时期,城步佛教进入鼎盛阶段。

佛教一经传入中国,就逐渐被中国化,所以深入人心。而中国的儒道两教并不排斥佛教,兼容并包。因此,黔峰山除建有黔峰庵之外,后又建有道教紫宵宫,儒教潜龙书院。三教合一共生共长,相得益彰。在城步僧侣道士儒生等真诚相待和平共处到也成就一段佳话。

万名钟折戟锅底塘

为铭记城步人民建造黔峰庵的功德,高僧特别铸了一口大铜钟,把募捐钱两的信士姓名刻在钟上,故名万名钟。

说来也奇怪,这万名钟经历千百年的修炼 ,终成正果,能变成人样了。

炎炎夏天的一天 ,万名钟闷热难当,便偷偷下山来到石床山寨。木大溪穿过寨前田垄,欢快地奔流而去。寨口处有一口塘,状如天锅,人们便叫它锅底塘。这日塘里,一群小孩光着身子正在尽情的游泳。击水打仗的,跳水扎猛子的,不一而足。阵阵尖叫声传来,像猫爪子把万名钟的心挠得痒痒的。万名钟按奈不住内心的躁动,立马变化成小孩,一头扎进锅底塘。凉丝丝的山泉,细滑如油。泼在身上,一身汗臭顿然无影无踪,好不惬意。村童们不认生,过来和万名钟拉手亲热,说天道地,谈虎论鱼,说得是没完没了。直听得万名钟凝神屏息,眼珠子打直。太阳偏西,村童们陆续上岸回家了。只剩下万名钟孤零零杵在岸边。像寨子里的孩子有家有父因有兄弟姐妹多幸福啊,可我万名钟只是黔峰庵里的小和尚,该怎么办呢,先回庵里去再从长计议吧。万名钟自言自语道,旋即化作一团白云飞向山顶。

打那以后,万名钟总是走神,心不在焉的。只要高僧外出化斋或是云游,他便下山和孩童们嬉戏,常常去锅底塘泡澡。一来二去,村寨的大人们便看出些端倪。村童中时不时多出1人,锅底塘里偶尔见一陌生孩童洗澡,是怎么回事呢?寨子里莫不是要起什么祸端呢!村寨细心人开始秘密留神那个陌生人。一夜,一村妇得梦,白胡子老爹告诉她说,近来,寨子里多出一人,常常在锅底塘洗澡,那不是别人,他便是山上黔峰庵万名钟化的。庵里烟熏火燎的,万名钟一身灰尘。他下山洗澡不也是爱洁净嘛。

翌日,一个惊天秘密在寨子里不胫而走。万名钟成精了,保不准哪天来寨里害人。同时一张捉拿万名钟的大网悄悄在锅底塘张开。一日,万名钟又来锅底塘洗澡。只见一个俊俏的后生脱下衣裤跃入塘中。这时,蹲守在水口庙附近的几个壮汉挥舞着利器,蜂拥而上,大喊着,万名钟你这妖精,今天休想逃脱,快快受死吧。万名钟一听,大惊失色,顿现原形。果然是山庵里的万名钟啊。几个壮汉忙找来棕绳木杠,七手八脚绑了万名钟,抬着走进了水口庙。于是,万名钟便落户水口庙,恪尽职守,保护这方水土。可惜“大跃进”时,它再次被村民五花大绑抬去交了人民公社,成为钢铁熔炉里的火红铁水,刻在其身的信徒的大名,随即灰飞烟灭。

断山

断山小巷

神龙探爪

断山之谜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首《望天门山》中写的是天门山被拦腰劈断,放眼望去,气势磅礴的长江滚滚而来。天门山之断,非山体断裂,而是夸张地渲染长江之气势和伟力。娄底湄江公园的断崖,新宁崀山公园的一线天,贵州铜仁梵净山的书巷,那才是石山的裂口,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丽风景。

我这里所说的断山,又与上述之断山不一样。它处于黔峰山西北侧的山坳之下。山坳里遍生棉竹,故名棉竹圫。棉竹圫断山鲜为人知。据石床村民回忆,大约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为支援国家建设,就是砍完熟山的树木,又走进大青山伐木,这才发现棉竹圫半山腰有一道长长的裂痕。从此人们就管它叫断山了。

棉竹圫的断裂带,长约30米,呈闪电梯级状,中间横着断裂,两端一上一下直着断裂,横断部分裂口在60厘米至80厘米之间,深不见底。裂壁呈褐色,斑斑血迹,历历在目。

棉竹圫为什么会崩裂断开呢?民间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颇具神话色彩。很久很久以前,黔峰山突然被乌云笼罩,黑阵阵一片。狂风呼呼作响,直吹得地动山摇。闪电用锋利的剑把黑云划开,一道白瘆瘆的口子直刺得肉眼都难已睁开。雷声轰隆隆从远去奔来,简直就要从头顶砸下来,令人心惊肉跳。这时,只见得潜龙洞洞门豁然大开,一道金光神箭一般嗖嗖地射向天穹。淋漓大雨中,金光渐渐地散开,有人见着鹿角,有人望到凤爪,有人惊叫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要吃人啦,有人大喊蛇蛇......神龙出洞,忽隐忽现,因而在不同角度就只能看到龙的某一部分。

一锅烟的工夫,黔峰山归于平静。太阳的祥光从云端投射到潜龙洞。神龙虽然飞回了东海。但洞里却留下一张玉石龙床。摸一摸石床龙的余温尚在。大好兆头,山下的寨子便更名为石床。潜龙洞对门山棉竹圫的断裂口,人们认为是神龙留下的一条玉带,因而,人们也叫断山为玉带山。

第二种说法是地震说。史书记载,城步曾发生过一次4.5级地震。当时,由于文化科技十分落后,对地震简直一无所知。但是许许多多地震现象就口口相传地流传了下来。石床和兰蓉乡黔峰村交界的小水山坳,古时是苗民集聚的地方,其地周边建有黔峰山脚庵,苗民戏台,繁华一时。相传,唱调班主一家人正在吃早饭。一条花犬突然冲进茶堂,刁起饭勺径直往外狂奔。班主儿媳见此情景,拔腿追了出去,一边追一边骂道:阿花,你要死呀,咋把饭勺都咬走啦。阿花,快回来,别跑了。走出十余丈地,儿媳妇像是踢到什么,扑通一声向前倒了下去。爬起来扑扑泥土,早不见阿花了。儿媳妇垂头丧气地往回赶。但听到家的方向轰隆一声,抬头一望,整座屋子塌下去一大截了。屋子里一家人也没来得及逃出来。儿媳妇眼前一黒,瘫倒在地。等苏醒过来,原来的屋场变成了一眼山塘,水里浮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因此后人便把此处改为浮谷塘,并在塘边栽种一株杨柳,以示纪念。如今,这株杨柳长成大树,枝繁叶茂。柳条随风摇曳,轻轻向人诉说那些过去的岁月。

小水坳戏台塌陷之时,不远处的黔峰山庵脚下一管新坟,也被一个晴天霹雳震裂,棺椁被击碎遭天火焚毁。风水先生说福地福人受,无福之人必遭谴。其实,这是地仙愚人的把戏。新坟被掀开与戏台下沉,应都是地震的作用所至。

同理推测,断山拦腰裂开30米的口子,应该也是地震效应吧!

龙须岩

龙涎惊雷

仙马归山

话说黔峰山西麓,有一座古老的山寨。寨前有一株高大的樟树,树旁修了一座六面三层的凉亭。路人歇脚乘凉,自然就将坐骑拴在大樟树低垂的枝桠上。久而久之,人们便叫樟树那粗壮的倒枝为绹马墩。传说大唐国师杨救贫,骑着火龙马赶着龙脉越过南门河(古雄溪中游),继续北上。岂料天机被土地神识破,所赶的三十六只羊全化为山峰。今城步县城东厢的三十六峰就是这样来的。杨救贫长叹道,天意啊天意,于是,他将火龙马拴在绹马墩,希望它看住三十六只羊,成就城步这方风水。他断曰:黔峰西麓卅六峰,左右高低各不同,若是地下无空地,十有八九做国公。他抚了抚心爱的坐骑,算是道别,然后,轻拂袍袖,飘然而去。

火龙马见主人走了,垂下头,暗自流泪。心中放不下跋山涉水的杨救贫老翁。过了不久,火龙马浮躁起来,围着绹马墩转来转去。马缰被磨断了,火龙马长嘶一声,扬起四蹄,望着主人的方向奔驰而去。寨子里的人顺着呼啸的旋风一望,原来火龙马跑了,这一跑不得了啦。三十六峰前端的一座山峰被踩崩半边,露出一面白旗,这就是今芭蕉头的那座白岩山。通黔峰山的花界子,一个铺路的紫褐色磒石印着一个深深的马蹄。这就是当地人通常说的仙马脚。至今,马蹄印迹依然清晰可见。火龙马跑到盘石,盘石虽有十堂火,却盘不起它,任其北去。楠木寨人眼见一匹高头大马向寨子奔来,就吆喝着去阻拦,希望牵住火龙马。可是凡夫俗子又怎能拦得了这匹仙马呢?火龙马跑到清溪寨,忽然,转头不知去向,清溪人告诉追来的楠木人,马是好马啊,忽然间就不见了。楠木人怀疑清溪人做了手脚,把仙马藏了起来,意欲独占,清溪人则指责楠木方诬陷好人。两寨子为这事折腾了又折腾。某月十五日,人们进黔峰山拜神,听得高僧说起仙马一事。其实仙马哪也没去,而是上了黔峰山。高僧指着山庵东侧的墙壁说,你们看,那匹火龙马就在墙上呢!它是帮我巡山用的。天马归山的故事传开,清溪楠木两寨又和好如初了,绹马墩所处的寨子,因绹过仙马,为了纪念它,就更名绹马墩了。

木大坪之月亮湾

金矿奇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阔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美丽春天呈现在肥沃的田野。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木大坪村的女支书方大妹,可不是一般的女人,眼瞅着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丰衣足食的,就寻思着如何架高压电线,如何修进村公路,如何建漂亮校舍。1988年春,她出席县里的三级干部大会。听了全县经济工作报告,大家都很振奋。闲聊时,有一个姐妹说,她的丈夫是县里的干部,人脉关系好,去有关部门弄个项目,批些钱不成问题。也有说村子里有公山,杉木多,砍伐卖掉了就变钱......方大妹想想自已的村,什么优势都没有,怎么办呢?我们虽然没有关系,但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只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干,就能创造人间奇迹。

开会回来,方支书总是愁眉不展,夜不成寐。一日,深夜,她刚迷迷糊糊地合上眼,就进入了梦乡。黔峰山瀑发山洪,木大溪浑浊的溪水夹着巨大的麻石,咆哮着滚滚而来。村口的锅底塘,霎那间形成了巨大的漩涡,仿佛魔鬼张开的血盆大嘴,正在塘里洗澡的几个人,被漩涡旋转着,情势岌岌可危。方支书刚赶来,只见塘边的古树下坐着一位盘着长辫子的老人,“老人家,快快救人吧!”她乞求着。老人不慌不忙,松开长辫,头一甩,辫子化成一根粗壮的麻绳,从空中落入水塘中。麻绳像长了眼睛似的,把溺水人的腰牢牢捆紧,然后拉上岸。方支书见几个人一一被救上岸,对老人连连鞠躬,千恩万谢。当她回头看看村庄,更可怕的灾难降临了。只见黔峰山整个儿崩塌下来,全村子瞬间就要被掩埋在地下了。她再次向老人求救。老人摇摇头说,我可没这能耐,救全村人,你快去找四大奇人,老大叫龙心凡,老二叫须忆古,老三叫界存山,老四叫关园美。不容半点迟疑,方支书朝着老人指点的方向拔脚就跑......可是那双脚就是不听使唤,怎么也抽不开,像是长了根深深扎进了大地。那个急啊直让人喘不过气,大汗如雨。这时,她被惊醒了,一骨碌爬起床,摸索着点亮油灯,往窗外一打望。月色如洗,照在村子头上,夜格外宁静。她这才长长地嘘了口气,原来这是个梦。

第二天,她让人解梦,那先生神秘地说,恭喜你要发大财啦!明明是恶梦一场,却成了吉兆;怎么解释呢?先生说,你是一村之主,想要为村民谋福利是吧,怎样才能成呢?梦中老人指点你,要救全村人,必须找到四大奇人。那四人的名号古里古怪的,您哪找去?仔细想一想,那些名字里必是暗藏着玄机。方支书越听越糊涂了。先生接着说,按照藏头诗和镶名联的做法,老人所说四人的名号里应该对应了什么人或物。先生拈着胡须卖弄地说道,首先把四个名字的首字加起来,就是龙须界关,什么意思?你村子东不是有座佛教名山龙须界吗?关就是隘口,山坳,这个地方曾经是城步通往广西的必经之路,重要驿站,商贸繁华,也是瑶人的栖所,或许地下埋着什么宝藏。其次,四个名字中,姓龙,姓关的是指向人的,龙关姓氏或许是宝藏的知情人。经先生这么一说,方支书如梦方醒。

前不久,木大溪下游的村民,就跟着广西一龙姓师傅在溪里淘金。运气好的,一月下来也淘得几克毛花金。木大溪发源龙须界,莫不是山上有金矿?说干就干,方支书与丈夫一商议,决定把淘金的龙师傅请到村里来,上龙须界实地考察,若有金矿,村子里真的就发大财了。

龙师傅终于在龙须界山坳上发现了金矿源,方支书万分兴奋,马上召开村支两委干部会议,研究开矿事宜。全村每天安排三班劳动力,进山掘金,所开金矿由村集体统收统销统分配。

这下木大坪村可热闹了。倍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支两委就有了搞基础建设的底气,开采金矿不久,高压电线架起来了,进村公路开通了,红砖瓦房校舍修好了......木大坪村真可谓改天换地变化大了。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宗兴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