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闻网3月27讯(通讯员 何亲勇)为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城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提出“12345”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1”即紧盯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农村思想宣传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县、乡镇、村(居)两级为单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即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把握“传播”,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把握“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3”即抓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人力资源,将党政机关干部、返乡党员干部、退休职工、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在各领域德高望重、贡献突出、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各界人士集结起来建立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二是统筹阵地资源,以“苗乡大讲堂”为主阵地,深入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广场等为阵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教、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三是统筹活动资源。围绕“主题党日”“相约星期三”,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群众对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农资、送信息等服务,指导群众农业农村生产生活。
“4”即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余县委领导为副组长、各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结合实际,打造志愿服务队伍,成立12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文体旅游志愿服务队、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教育助学志愿服务队、社会慈善志愿服务队、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应急抢险志愿服务队、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志愿服务队)以及13支乡镇志愿服务大队、188支村(居)志愿服务队,制定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活动开展不走过场;三是建立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挂点联系、奖励激励等制度,加强工作统筹调度,抓工作推进、落实进度、人力物力调配和指导协调等工作。四是建立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创文工作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督查范围,定期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年绩效目标考核。
“5”即用好五种方式。传,组织志愿者深入到田间地头、街口村头,用基层群众听的懂的语言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技能、传文化,提升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致富能力;树,持续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广泛发动农村群众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组织孝心基金发放仪式,倡导子女孝善等活动。帮,组织志愿者采取走访慰问、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地为群众进行服务,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情感心理困惑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乐,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鼓励支持群众自办文艺团体,为群众娱乐搭建平台。倡,大力倡导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科学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改善生活水平,提升生存质量,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亲勇
编辑:伍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