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味至浓是家乡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 2025-01-23 14:56:54
—分享—

在我家乡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自古以来盛行过春节,对“过年”充满了敬畏和虔诚、憧憬与希望。

《同治城步县志》卷之四“节序”载曰:“除夕,悬桃符,烧烛,设馔,长幼以次坐饮。锣鼓通宵,爆竹不绝”。卷之四“增民俗”又有载:“正月,则男女混杂,且跳且吹,其声乌乌,其状媟媟”。这些古籍所载史实,体现了城步苗族先民隆重热烈欢度春节的历史场景。

热气腾腾肥而不腻的城步苗族春节“浮(苗话念pao)汤肉 ” 雷学业 摄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了。作为一名身处异乡的苗族老人,离愁别绪缠身,家乡浓得化不开的年味,时时萦绕在脑际……

年味是什么?年味就在归心似箭的热盼中,杀猪宰羊的忙碌中,打糍粑磨豆腐的劳累中,热气腾腾的酒席中,进团入寨的访亲中,噼里啪啦的烟花爆竹中,小赌怡情的麻将纸牌娱乐中……

进入腊月即是年。有人把“年”称作“怪物”,惧之畏之,避之驱之。大多数人还是将“年”视作祥瑞,迎之接之,敬之奉之。“年”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不管你心态如何,喜也罢,愁也罢,“年”总会随着时令如约而至,普降人间。

苗谚曰:“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有钱就过“闹热年”(苗语,意为“热闹年”),无钱就过“清淡年”;爱她就过“欢喜年”,嫌她就过“寡味年”。像我等退休佬佬养老金微薄,无奈远离年味太浓的苗乡老家,躲在“穷居闹市无人问”的沿海城市过“旅游年”。

进入腊八杀年猪。杀年猪是苗族人筹备春节最当紧的一件事。有些人家年猪杀得早,为的是提前烘好腊肉、香肠和猪血饼。过年了,儿孙们天南海北千里万里赶回家,阖家团聚,围炉而坐,煮一鼎滚烫的“浮(苗话念pao)汤肉 ”,炒一锅猪肝粉肠红酸椒,还有冬笋炒腊肉,猪血丸子拌香肠,再来一碗九月九的糯米酒...爱情亲情,乡情友情,离情别绪,乡愁年味,都在这场“浮汤宴”中尽情释放,皆大欢喜,九九归一,十全十美,此味胜过“活神仙”。

城步苗胞将年猪截边分割好,俗称“下边”,交主人安排食用安排 雷学业 摄

腊月二十三为灶王节,这是“灶王上天”的日子。灶王是一家之主,苗家人定于是日祭灶神,“送火啰菩萨上天”。记得少年时代在老家,每到这一天,我会去离家半里的一个苗话叫“红崽冲”的地方挑回五六担颜色鲜红的黄泥土,堆积在堂屋边。半夜时分,鸣炮化钱祭过灶神,送“火啰菩萨”上天之后,父亲带我开始“扫炕”。“扫炕”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我老家,盛行在火塘上方修筑一个木质框架,上面可以悬挂烘烤腊肉、猪血饼、板鸭和野味,也可放置红薯、南瓜等杂粮。一年下来,这里累积了大量柴火烟灰,需要清扫。平日灶神在此,不能轻易碰动,只有等他上天之后,才能“扫炕”,清洁卫生。于是燃起明亮的枞树槁火,小心翼翼将火塘上方木炕和周围板壁上的积灰扫除干净。积灰是最好的肥料,不能倾倒,要收集好用于种菜。“扫炕”完毕,父亲又带我“打火啰”(砌火塘)。先是挖掉旧火塘泥土,用新鲜黄泥土再填满火塘,安好“三角撑架”,挖好“灶眼”(火塘心)和周围“灶孔”,新火塘就筑成了。父亲告诉我,灶王爷天天在暗中观察全家的言语,并将它记载在火塘板壁上,今晚上天庭去会将全家一年的表现报告玉皇大帝。我们一家老少心地善良,灶王爷上天会给我们说好话的。茶堂(厨房)“扫了炕”,新修了火塘,满屋油光亮爽,“蓬荜生辉”。到了大年三十晚,再鸣炮祭祀,将“火啰菩萨”请回来。

吊脚楼下打年粑 黄周凡 摄

打糍粑,磨豆腐,蒸甜酒,熬米酒,做“阴米”(苗族油茶主料),这些繁重的活计,都离不开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们。而冬天至年底的苗纳苗绣,更是她们的“秘活”。春节期间,情郎要来拜年,情妹要赶在年前纳好鞋底鞋帮,绣好香包手帕鞋垫,作为定情物回赠情郎。我老伴少女时代跟随她外婆和母亲学习“纳绣”,会纳鞋底鞋帮鞋垫,绣手帕香包。她将旧布料洗得洁白,层层铺垫,用麻线密密扎纳成“千层底”,用青棉布或“丁蕊绒”做成鞋帮,青帮白底,结实美观,百看不厌。那时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在乡中学教书,穿上她送我的“千层白”布鞋,合脚舒适,轻盈暖和,精神抖擞,阳光帅气,艳煞多少苗家姑娘。她绣的鞋垫有“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鲤鱼相亲”十多种图案,美观耐看,舒软坚挺,穿在脚底,暖在心间。她十六岁顶父职参加教育工作,十八岁与我谈恋爱,二十一岁走进婚姻殿堂,温柔体贴,相夫教子,四十余年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相敬如宾,如今白头偕老!

腊月里,城步苗家姑娘精心绣制礼物 伍前金供图

舞龙是庆贺春节的一道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进入腊月,城步苗乡以村寨为单位,推选出数名“会首”,负责筹款购物各项扎龙事宜。扎龙传承人叫做“扎匠”“扎师”,他们用竹、木、布、纸为原料,扎制成11至17节不等的彩龙。龙灯的制作需要经过裁剪、设计、缝纫、刷胶、粘贴、拼装、整合等100多道工序。除了扎龙身,还要制作数十盏鱼虾蟹蚌花灯,以及三五个古装戏剧人物故事,两盏引路牌灯,牌灯上书写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团坊清吉”“村寨平安”祝福语。扎龙工作完成后,一般置放在祠堂宗庙或村部学校,等待正月再举行“出龙”仪式,扎龙灯时苗胞门有滋有味吟唱《十扎龙灯歌》:

一扎麒麟配狮子,二扎猛虎现真身,

三扎三星来伴月,四扎童子拜观音,

五扎五龙来现爪,六扎六合定乾坤,

七扎七星来高照,八扎八仙来显灵,

九扎太婆生九子,十扎十臣拜帝君。

城步苗族神龙入宅贺岁 杨文武供图

正月伊始,龙灯出行,进村入寨,穿团登宅,巡游表演,贺岁拜年,恭贺新春,祈祝人寿年丰,团寨清吉,国泰民安。舞龙舞狮人员相继吟唱《出灯歌》《接灯歌》《贺灯歌》《盘灯歌》《收灯歌》等等,热闹非凡,通宵达旦,喜气洋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收灯,苗乡年味达到高潮,引人入胜,充满希望,在愉悦的身心中奔赴新的一年,开启辛勤劳作的人生之旅。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学业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