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天里的画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潘强 编辑:伍玉桃 2025-04-11 09:37:01
—分享—

上午九点,吴同学准时敲开我的办公室,郑重地递给我一本《吴合腾画集》。

相识三十余年,这是第一次觉得相见如此正式。她小心翼翼地从手提包中取出画集,我双手恭敬地接过,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那一刻,办公室里格外安静。转身倒茶时,茶水流进杯底的声音清晰可闻。我怔了怔,才回过神来招呼道:"请坐,请坐。"

画集封面是吴老先生的一幅人物画:两位苗族阿妹,一个背着竹篓,一个挑着货担,正凑在一起观看手中的电子产品。青青芭蕉树下,罗裙轻扬,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翻开勒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家庭生活照,没有常见的作者简介。这让我再次怔住——在无数本书的勒口上读过洋洋洒洒的作者介绍,却第一次见到这样朴实无华的生活影像。或许,这就是诗意生活的真谛:热爱生活,珍惜家庭,过好每一天。

前几年,我曾萌生过向吴老先生学习国画的念头。一次在他家喝油茶时,我悄悄走近书案,望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终究没敢开口,生怕冒犯了这位令人敬重的艺术家。

他毕生以培养苗乡美术人才为己任。“八天寻徒”的故事至今为人称道——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他听说巡头村有个叫舒宪华的美术苗子,立即辗转百里寻访。先坐班车到汀坪,再步行至五团、巡头,翻山越岭。得知学生已去广西求学,又徒步五十多里赶到学校。这趟八天行程换来了丰硕成果:全县八十余人走上了用画笔宣传苗乡的道路。

最让他自豪的学生当属张正扬——苗乡首位访学罗浮宫的画家。《春归》《溪畔人家》等作品不仅在国内展出,更远赴美、日、德、意等国,成为继邹洛夷之后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苗乡画家。吴老先生常说:“这辈子能让学生走出城步、走出湖南、走向世界,一个字——值!”

在他的组织推动下,1971年国庆,城步县举办了有史以来首次大型美术书法展览。250幅作品参展,80余位创作者参与。展览涵盖电影广告临摹、炭精像、剪纸等多种形式,部分优秀作者因此获得赴省市学习的机会,将苗乡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培育新人的同时,吴老先生创作了大量佳作。七十年代的《出警》《高山红哨》《我为叔叔打油茶》先后入选湖南省美展;工笔画《归》、版画《油茶曲》1995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并被收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展出获二等奖,受到时任省委书记王茂林的高度评价;《竹楼边》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展出;《梦》入选"芙蓉王杯"书画展并获优秀奖。

湖南省文史馆书画家李儒光曾这样评价《春风》:“仿佛在欣赏一尊雕塑,给人健美、朴实、浑厚的视觉享受......在二度空间的宣纸上,运用过硬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画出了两个具有雕塑感的鲜活人物形象,这不是一般文人画家逸笔草草所能企及的。”

明年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吴老先生九十冥诞。今日有幸与同学共赏画集,虽不能得其技艺真传,但这份艺术熏陶已如春风拂面。谨以此文,聊表追思。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潘强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