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新闻网4月3日讯(通讯员 杨超虎)“我平时都在家里带孙子,平时受了委屈嫌麻烦,现在通过村民议事广场让我们的事就在家门口说,谁家占没占理由大家都在广场里唠唠。”蒋坊乡大同村匡大妈乐呵呵地说。4月1日,匡大妈和匡大爷因水渠排水纠纷在大同村村民议事广场调解后握手言和,这是蒋坊司法所用好村民议事广场为村民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
在蒋坊司法所的培训和引导下,蒋坊乡各村的村民议事广场既是村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又成为村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处置的平台。议事广场是公共场所,纠纷双方当事人在公开环境下陈述诉求,周围村民可以旁听。这种公开性促使双方以理性方式表达观点,避免矛盾扩大,让调解过程处于公众监督下,保证公正公平。村支两委和村级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都是村民议事广场的组成人员,同时调解时往往有其他村民在场,他们可能对矛盾纠纷的背景和双方情况比较了解,能提供相关信息和客观看法,帮助调解人员全面掌握情况。一些德高望重的村民还能发挥劝导作用,协助化解矛盾。最后在议事广场上达成的调解协议,由于有众多村民见证,会让纠纷双方当事人更有履行协议的责任感。而且村民作为监督者,也能促使双方按照协议执行。
目前,通过村民议事广场调解纠纷矛盾已经在蒋坊乡七个村全面推行,今年共排查和解决了47个村民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它不仅成了矛盾纠纷的化解地,更是民意汇聚、智慧交融之所,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超虎
编辑:伍玉桃